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

上传日期:2022-04-11 15:24:52 / 研报作者:李超陈旺张柯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pdf
大小:25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周观点:关注新材料的长期成长和合理估值-22041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近期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叠加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的区域性物流限制,给原料端和下游需求带来一定的冲击压力,但成长性行业一季度业绩的高度景气仍是新材料板块中长期修复的前提,警惕生产区域和疫情区域的重合。

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新能源&电力材料:风电领域新强联;光伏领域中环股份、鑫铂股份;负极材料领域索通发展;2)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特气领域凯美特气;靶材领域有研新材;CMP领域鼎龙股份;硅片领域中环股份;3)军工&高端制造材料:钛材领域宝钛股份;刀具领域中钨高新;4)消费类&生物合成材料:培育钻石领域黄河旋风、中兵红箭;合成生物学领域凯赛生物。

▍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原料和需求端承压,一季度业绩的高景气仍是新材料板块中长期修复的前提。

以中信证券研究部新材料组跟踪的新能源&电力材料、半导体&电子新材料、军工&高端制造材料、消费类&生物合成材料公司为范围,上周(4月6日至4月8日)调整4.9%,受美联储缩表预期提升和国内疫情扩散拖累需求的影响,板块出现较大回调。

我们认为近期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叠加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的区域性物流限制,给原料端和下游需求带来一定的冲击压力,但成长性行业一季度业绩的高度景气仍是新材料板块中长期修复的前提,警惕生产区域和疫情区域的重合。

▍新能源&电力材料:新能源一季度需求景气,关注估值切换逻辑的机会。

1)4月2日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出台《“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其中海上风电强调超长叶片、大型结构件、变流器、主轴轴承、主控制器等的制造,风机大型化推升材料增量和国产化需求,建议关注新强联(风电主轴轴承)。

2)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2022年2月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出口额为40.84亿美元,贸易额创下新高。

建议关注Q1业绩确定性较强的光伏材料,建议关注中环股份(硅片)、鑫铂股份(边框)。

3)2022年3月比亚迪和一线新势力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环比增长30%~200%,但疫情对汽车零部件供给存在冲击,建议关注利用自身成本和产业链优势切入负极赛道的索通发展。

▍半导体&电子新材料:持续关注供应链材料短缺风险下,国产半导体材料的导入加速。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上海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2071亿元,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疫情影响下,江浙沪地区半导体制造存在较大压力,晶圆厂新线建设及物流运输恐受影响,建议关注前期事件影响下,产业链环节中供应相对紧缺,存在产品价格上涨或国产材料导入进程加速的材料品种,建议关注凯美特气(特气)、有研新材(靶材)、鼎龙股份(CMP)、中环股份(硅片)。

▍军工&高端制造材料:军工材料展现出逆周期下高景气需求。

近期,中航沈飞公告披露,预计2022年关联采购增加42%;中航西飞披露与航空工业的金融业务额度上调436%。

行业发展的高景气度再度得到验证,且相关需求在逆周期条件下展现出其稀缺性。

叠加相关材料公司的新建产能料将于2022年上半年稳定投放,预计对应公司的军工材料实际销量将大幅增长。

建议关注宝钛股份(钛材)、中钨高新(数控刀片)。

▍消费类&生物合成材料:迎接“新消费”和“新工艺”驱动的长期成长。

2022年2月印度培育钻石毛胚进口额/裸钻出口额1.55亿/1.26亿美元,同比+84%/+115%,均维持高位。

天然钻石受俄乌冲突影响供给,国内培育钻石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高景气持续,相关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定增验证产业资本对于公司发展的长期信心。

建议关注国内高温高压法相关龙头公司黄河旋风、中兵红箭。

合成生物学通过对生物合成过程的设计及改造,制造低碳、经济的产品,相关公司的新产品进入放量阶段。

建议关注凯赛生物等具有生物合成研发优势、技术积累的企业。

▍风险因素: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政策波动不确定性;扩产不及预期;产品价格调整的风险。

▍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近期市场避险情绪的上升叠加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导致的区域性物流限制,给原料端和下游需求带来一定的冲击压力,但成长性行业一季度业绩的高度景气仍是新材料板块中长期修复的前提,警惕生产区域和疫情区域的重合。

建议聚焦以下主线:1)新能源&电力材料:风电领域新强联;光伏领域中环股份、鑫铂股份;负极材料领域索通发展;2)半导体&电子新材料:特气领域凯美特气;靶材领域有研新材;CMP领域鼎龙股份;硅片领域中环股份;3)军工&高端制造材料:钛材领域宝钛股份;刀具领域中钨高新;4)消费类&生物合成材料:培育钻石领域黄河旋风、中兵红箭;合成生物学领域凯赛生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