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信证券-宏观高频数据跟踪月报:疫情多地发散扰动经济,稳增长为国内宏观主线-220408

《财信证券-宏观高频数据跟踪月报:疫情多地发散扰动经济,稳增长为国内宏观主线-220408(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信证券-宏观高频数据跟踪月报:疫情多地发散扰动经济,稳增长为国内宏观主线-220408(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产业高频月度观察。 1)通胀。 3月猪肉价格震荡下跌至18.25元/公斤,猪粮比价为4.36,生猪去产能仍在进程中,供给仍处于过剩阶段;鸡肉、牛肉价格上涨,羊肉价格下跌;蔬菜和水果价格均上涨。 2)工业。 3月高炉开工率上行,各产能焦化企业开工率涨跌互现,螺纹钢价格上行,库存回落;铜价上行,库存累积。 3)消费。 汽车批发和零售同比增速大幅回落,电影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大幅下降。 4)地产。 30城商品房成交面积和百城成交土地面积环比均回升。 金融市场月度观察。 1)股票市场。 3月末上证综指收于3252.20点,环比下跌6.07%;创业板指收于2659.49点,环比上升1.10%。 房地产等板块领涨,电子等板块领跌。 2)债券市场。 利率债收益率上行,期限利差收窄,中美利差收窄。 3月31日,1Y国债、10Y国债、1Y国开债及10Y国开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13%、2.79%、2.28%和3.04%,环比分别变动9BP、1BP、17BP和0BP;10Y-1Y国债、国开债期限利差分别为66BP和76BP,环比分别变动-7BP和-17BP;中美利差收于47BP,收窄48BP。 3)大宗商品。 3月大宗价格上行,螺纹钢、焦炭、动力煤、PTA、阴极铜、豆粕和白砂糖期货价格上涨,豆油期货价格下降,水泥价格和南华金属指数上行,INE原油期货价格回升。 宏观政策月度观察。 3月公开市场共有逆回购投放106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投放700亿元,MLF投放2000亿元,逆回购到期14600亿元,MLF回笼1000亿元,全月广义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2300亿元。 DR001和DR007分别收于1.95%和2.24%,3月shibor和1Y同业存单收益率分别收于2.37%和2.58%。 核心观点。 疫情多地发散扰动经济,稳增长为国内宏观主线。 国内宏观发展的主线在于稳增长,3月的市场影响因素过多,在疫情、俄乌冲突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因素的扰动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1)疫情。 本轮疫情目前累计确诊数仍在持续攀升,上海疫情还未迎来拐点,生产、消费及出口均受到冲击,稳增长压力加大。 2)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推升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大全球通胀压力,带来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影响国内物价稳定。 3)美联储加息。 目前美国2-5年期国债收益率与中国已经倒挂,且美联储表态较为鹰派,5月及之后或可能加息50BP,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对我国货币政策形成一定扰动。 4)稳增长压力加大。 在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内稳增长压力不断加大。 1-2月经济数据好于预期,但2月社融低于预期,居民中长贷2008年以来首次为负,居民消费和购房需求不足;3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以下。 房地产方面,近期供需端政策均出现边际放松,从放松贷款额度,到规范预售资金监管、鼓励并购贷、降低5年期LPR,再到各地“一城一策”持续发力,调降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放开限售政策等,但传导至销售端或仍需一定时间,销售端仍未企稳,此外,正荣、阳光城以及融创等房企发生流动性风险,后续面临房企债到期高峰期,房地产行业风险仍存。 总体来看,国内稳增长面临着内外部的双重压力。 展望4月,疫情尚未迎来拐点,俄乌冲突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联储加息毫无悬念,均对经济存在一定的扰动,后续需关注一季度经济数据和政治局会议,5.5%的经济增长目标与现实经济下行压力的差异决定了政策的力度和节奏,稳增长政策或将不断发力,短期来看,债市调整压力不大,可以保持适度乐观,中长期还是要关注疫情恢复、防疫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共同影响。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扩散风险,海外形势变化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