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建滔积层板-1888.HK-2021年年报点评:受益覆铜板涨价周期,2021年业绩高增长-220411

《中信证券-建滔积层板-1888.HK-2021年年报点评:受益覆铜板涨价周期,2021年业绩高增长-2204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建滔积层板-1888.HK-2021年年报点评:受益覆铜板涨价周期,2021年业绩高增长-2204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受益于覆铜板价格提升及毛利率上行,2021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当前覆铜板进入价格下行周期,公司业绩或将承压,然公司在覆铜板领域龙头地位显著且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建议持续关注,下调至“增持”评级。 ▍覆铜板价格提升及毛利率上行驱动业绩大幅增长,盈利水平显著提升。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88.00亿港元,同比+66.5%;实现归母净利润67.82亿港元,同比+142.0%;毛利率34.0%,同比+6.8pcts,净利率23.5%,同比+7.3pcts,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覆铜板价格提升及毛利率改善。 费用端看,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3.3%/0.3%,同比-0.6/-0.7/-0.2pct,主要因业绩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出色的成本控制。 从2021H2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48.8亿港元,同比+41.8%,环比+6.9%;实现归母净利润34.3亿港元,同比+65.5%,环比+2.0%;毛利率34.1%,同比+4.8pcts,环比+0.2pct。 ▍分业务来看,核心业务覆铜板、上游原料业绩同比高速增长。 1)覆铜板业务:2021年收入230.4亿港元,占比80.0%,同比+76.9%,其中包括环氧玻璃纤维覆铜板(收入208.0亿港元,占比72.2%,同比+86.2%)和纸覆铜板(收入22.4亿港元,占比7.8%,同比+20.8%),上游原料紧缺、下游需求复苏驱动覆铜板价格上行,公司具备完善的垂直产业链,有效保障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助力覆铜板产品价格提升。 2)上游物料业务:2021年收入38.6亿港元,占比13.4%,同比+57.2%,其中包括铜箔、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布和漂白木浆纸,由于原材料供应紧张,公司产品价格同比提升。 3)其他业务:2021年收入19.1亿港元,占比6.6%,同比+4.5%,其中特种树脂销售(占比2.7%)、物业销售(占比2.1%)、酒店住宿收入(占比0.2%)。 ▍短期来看,覆铜板进入价格下行周期,业绩或将承压;长期来看,龙头地位显著且具备垂直整合优势,亦加速产能扩充及产品结构升级,业绩有望再上台阶。 短期来看,覆铜板价格自2021Q4以来持续下行,上游原材料价格受疫情影响维持高位,预计未来疫情可控后将下行,公司业绩或将承压。 长期来看,公司连续15年维持全球覆铜板份额第一,龙头地位显著;且在上游核心原材料上自给自足,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亦持续扩充产能,覆铜板方面,位于广东韶关新增的月产120万环氧玻璃纤维覆铜板产能将实现满产;上游物料方面,在韶关将新增月产1300万平米玻璃布产能,在清远将新增月产1500吨铜箔产能及月产4200吨玻璃丝产能,未来亦有望在泰国布设产能满足海外客户需求;此外,公司加快向薄板、高频高速及无卤素等高附加值覆铜板产品结构化升级,有望驱动业绩再上台阶。 ▍风险因素:覆铜板价格大幅下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能爬坡低于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覆铜板龙头,历史长周期内维持稳健增长,受益覆铜板价格提升以及毛利率上行,2021年业绩实现高增长。 鉴于覆铜板进入价格下行周期,公司业绩一定程度将承压,我们调整公司2022/23年净利润预测至54.8/50.0亿港元(原预测为68.1/63.7亿港元),新增2024年净利润预测46.6亿港元,对应EPS预测为1.76/1.60/1.49港元。 考虑到公司在覆铜板领域龙头地位显著且具备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未来亦将不断扩充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建议持续关注,结合公司历史5年平均动态PE为9倍,考虑到当前处于覆铜板价格下行周期,我们给予2022年8倍PE,对应目标价14港元,下调至“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