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环保行业研究周报:退役潮已至,动力电池回收可补原料需求-220410

《申港证券-环保行业研究周报:退役潮已至,动力电池回收可补原料需求-220410(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港证券-环保行业研究周报:退役潮已至,动力电池回收可补原料需求-220410(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每周一谈:多因素作用推高动力电池关注度。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暴涨的一年;也是锂镍钴磷等生产电池所需原料价格大幅变动的一年;同时,若以2015年作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市场化的开端,则按照动力电池5-8年的使用寿命推算,也是动力电池退役潮逐渐来临的年份。 市场对于动力电池回收的关注度快速提升,使得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数量飞速增长。 根据企查查的统计,我国目前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4.06万家,其中2.44万家为2021年新注册的,占总数的60%。 然而,符合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规范的企业数量占比极少。 根据工信部分三批公布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显示,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仅有47家,其中8家企业同时满足梯级利用和再生利用规范要求,16家企业仅满足再生利用规范要求,23家企业仅满足梯级利用规范要求。 三批名单合计47家企业占总量4.06万家的不足1.2‰。 估算发现动力电池退役潮已开启,动力电池年新增退役量快速增长。 通过估算得出,2026年新增退役动力电池量将接近70GWh,累计退役动力电池量将超过230GWh;若假设动力电池平均能量密度为160Wh/kg,则2026年累计退役动力电池量已近150万吨。 新增退役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比例持续提升,动力电池回收有望成为电池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技术路线图规划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增长目标,我们预估了2022-2026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进而估算了动力电池装机量。 比较发现,年新增退役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装机量之比持续提升。 至2026年,退役动力电池已可占到当年动力电池装机量的20%以上。 可见动力电池回收有望成为电池原料的重要来源之一。 投资策略:受多因素影响,动力电池回收受关注度持续提升,鉴于目前市场内符合规范企业数量占比较少,动力电池回收相关的新增注册企业较多,建议关注深耕领域多年,具有一定技术积累及产业链布局的企业,如格林美,光华科技等。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电池回收利用政策落地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行情回顾:上周申万环保板块涨跌幅-1.54%,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18/31。 子版块方面,大气治理、水务及水治理、综合环境治理、固废治理、环保设备五个申万III级板块涨跌幅为-0.36%,-1.27%,-2.03%,-2.1%,-5.69%。 细分行业方面,参考长江环保III级指数,跌幅较小的细分行业分别为节水(4.17%)、水务运营(4.04%)、大气治理(1.85%);跌幅较大的细分行业包括生物质(-3.15%)、节能(-3.32%)、工业废水(-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