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斯达半导-603290-2021年年报点评:2021年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持续看好2022年表现-220410

《中信证券-斯达半导-603290-2021年年报点评:2021年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持续看好2022年表现-220410(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斯达半导-603290-2021年年报点评:2021年新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持续看好2022年表现-220410(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1Q4实现收入5.10亿元,同比+72.94%,环比+6.69%,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183.22%,环比+16.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217.55%,环比+15.45%,毛利率为40.81%,同比+11.91pcts,环比+4.97pcts,净利率为25.84%,同比+10.03pcts,环比+2.14pcts。 展望2022年,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同时积极争取新产能保障需求落地,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新能源业务拉动下2021年业绩同比+120%,且21Q4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2021年收入17.07亿元,同比+77.22%,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120.4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同比+143.27%,归母净利率23.4%,同比+4.6pcts,主要受益于电动车等下游需求旺盛,叠加海外厂商扩产有限,公司迎来份额加速提升机遇,其中工控及电源行业收入同比+50.60%至10.65亿元,新能源行业收入同比+165.95%至5.71亿元,变频白色家电及其他行业收入同比+59.48%至0.60亿元。 成本端来看,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36.73%,同比+5.17pcts,主要受益于公司在IGBT供需偏紧的背景下实现产品结构与客户结构优化;费用端来看,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2/+0.39/-1.55/-0.01pcts,规模效应下公司费用率持续降低,其中管理费用率略增源于股权激励产生1732万元股份支付费用。 单季度来看,公司21Q4实现收入5.10亿元,同比+72.94%,环比+6.69%,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183.22%,环比+16.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217.55%,环比+15.45%,毛利率为40.81%,同比+11.91pcts,环比+4.97pcts,净利率为25.84%,同比+10.03pcts,环比+2.14pcts。 ▍2021年公司产品与客户拓展顺利,2022年有望保持份额提升趋势。 在产品方面,公司车规级SGTMOSFET2021年已开始小批量供货;基于第七代微沟槽技术的新一代车规级IGBT芯片研发成功,公司预计2022年开始批量供货。 在客户方面,公司在电动车、光伏等领域也取得较好进展:1)电动车:2021年装车量超过60万辆,其中A级及以上车型超过15万辆,并开始大批量配套海外市场,同时在车用空调、充电桩、电子助力转向等场景的份额进一步提高;公司2021年新增多个双电控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含800V系统)的主控平台定点,有望于2023~2029年持续贡献收入。 2)光伏:公司2021年IGBT模块及单管产品在国内主流光伏逆变器客户大批量装机应用,预计2022年市场份额将迅速增加。 整体来看,公司2021年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以提升至33%(21H2为39%)。 展望2022年,预计电动车、光伏等需求仍保持较高增速,叠加海外厂商新增产能释放较慢,在2022年全球IGBT存在供需缺口背景下,公司下游订单饱满,同时上游增量产能有保障,公司有望迎来确定性高增长。 ▍积极布局SIC产业,储备中长期发展动能。 对于功率器件产业而言,SIC是未来升级趋势,斯达半导从模块封装和晶圆制造领域切入。 在模块封装领域,公司已定点多个使用全SiCMOS模块的800V系统新能源汽车主电机控制器项目;在晶圆制造环节,正建设年产6万片6英寸SiC芯片产线,我们预计2023年投产。 整体来看,公司是国内SiC产业链中率先突破车企供应链的厂商,成功实现卡位,后续若顺利导入自研SICMOS芯片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盈利能力。 ▍风险因素:原材料涨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等。 ▍投资建议:IGBT供需偏紧背景下公司有望保持强劲增长态势,我们上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为4.10/5.54元(原预测为3.98/5.51元),并新增2024年EPS预测为7.64元。 结合公司历史估值水平(ForwardPE中枢在150倍左右),基于2022年PE105x,给予公司目标价431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