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

上传日期:2021-07-29 11:25:31 / 研报作者:杨帆于翔刘春彤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pdf
大小:36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

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五:碳排放环评试点推出,从源头把控新增产能-2107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7月27日,生态环境部提出在7省市开展碳排放环境评价试点。

我们认为本次试点不同于碳排放权交易,而是重在从项目建设审批的源头环节把关。

预计试点地区高排放项目新增产能难度总体加大,但掌握低碳技术的企业获取新增产能相对其他企业更为容易。

预计对于钢铁行业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乙烯和原油加工业。

碳排放被纳入环评试点,从项目建设审批的源头环节控制碳排放,与生产环节的碳排放权交易互为补充。

7月27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开展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的通知》(后称“通知”),提出在河北、吉林、浙江、山东、广东、重庆、陕西等7省市开展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碳排放交易侧重在生产环节控制碳排放,而环评则是在项目建设之前就需要进行审批,从源头把关。

预计之后试点地区高排放项目新增产能难度加大,需与当地碳排放目标匹配。

此前环评的考察类别主要为废水、废气、废物和噪声等污染物,不包含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根据今年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后称“意见”),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应满足碳排放达峰目标。

本次将碳排放纳入环评或为限制“两高”项目的落实措施。

全国“十四五”规划提出2021-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8%,部分试点省市也提出当地目标,或为新建高排放项目的约束。

低碳技术路线加速推广,掌握低碳技术的头部企业获取新增产能指标相对其他企业更为容易。

“通知”要求在碳排放环评中,除了计算项目的碳排放总量以外,还需从能源利用、原料使用、工艺优化、节能降碳技术、运输方式等方面提出碳减排措施。

“意见”也强调新建、扩建“两高”项目应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等达到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预计燃气发电机组、短流程电炉炼钢等低碳技术路线将加速推广。

同时掌握低碳技术的头部企业获取新增产能指标相对其他企业更为容易。

从行业维度看,政策对钢铁行业影响或最为明显,其次是乙烯和原油加工业。

本次共有钢铁、电力、化工、建材、有色、石化和煤化工7个行业被纳入。

从试点地区产量占全国的比例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钢铁行业最高,达到了34%,全国钢铁产量排名第一的河北省和第三的山东省均被列为试点;其次是乙烯和原油加工行业,试点地区产量占比为17%;其余行业试点地区产量占比均小于或等于10%,影响或相对有限。

从区域维度看,试点选择没有明显特征,既有碳排放大省,也有碳排放相对较少省份。

7个试点中,河北、山东和广东为碳排放大省,在全国各省市中分别排名第1、第2和第5;浙江和陕西为碳排放中游地区,排名分别为11和15名;而吉林和重庆的碳排放相对较低,排名分别为22和26名。

7个试点中只有河北和陕西在“十四五”规划中规定了具体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目标,分别为19%和15%,其余地区目标为完成国家任务。

考虑到地方“十四五”规划公布先于全国“十四五”规划,因此全国下降18%的碳减排目标或为这些未公布具体目标的省市提供参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