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爱玛科技-603529-2021年业绩快报及2022Q1业绩预告点评:2021稳扎稳打,2022厚积薄发-220407

《中信证券-爱玛科技-603529-2021年业绩快报及2022Q1业绩预告点评:2021稳扎稳打,2022厚积薄发-22040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爱玛科技-603529-2021年业绩快报及2022Q1业绩预告点评:2021稳扎稳打,2022厚积薄发-22040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2Q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2亿元,同比+109%。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54.0亿元,同比+19.3%,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同比+19.3%。 其中2021Q4实现营收28.9亿,同比+48.0%,归母净利润0.86亿,同比+1080%。 当前行业规范化深入,头部品牌话语权提升,公司依托自身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和完善的渠道,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基于公司2021年业绩速报,下调2021年EPS预测至1.62元(原预测为1.67元),考虑当前多项政策推动下行业格局优化,公司顺利完成终端提价缓解大宗原材料压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上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2.49/3.24元(原预测为2.29/2.98元),给予2022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62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6亿,2022Q1业绩超预期。 4月6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以及2022Q1业绩预报。 公司预计2022Q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3.2亿,同比+109%。 主要原因系公司依托消费需求深度洞察、正向开发形成的产品力和全面铺开的高效经营网络逐渐进入收获期,推出的多款享受差异化溢价爆款产品也带动公司产品量价齐升。 此外,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54.0亿元(未经审计,下同),同比+19.3%,扣非归母净利润6.1亿,同比+19.3%。 其中2021Q4实现营收28.9亿,同比+48.0%,归母净利润0.86亿,同比+1080%,非经同比下降56.8%,扣非归母净利润符合我们预期。 ▍行业规范化加速格局优化,终端提价导助盈利能力提升。 多地“新国标”过渡期将于2022-2023年密集结束,较大替换需求或开始密集释放,预计未来三年行业空间将进入6000万辆水平。 从过渡期已截止的北京、江苏、上海来看,违反“新国标”政策上路面临的执法及处罚力度均明显高于预期。 另外,315晚会曝光部分品牌违规提速乱象,浙品码、京品码相关政策相继推出,将加速行业低端产能出清,利好头部品牌,格局继续集中确定性进一步提高。 自2021年初以来,原材料成本持续上涨,导致行业终端涨价潮。 爱玛等头部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有望在保证市占率的同时通过终端产品售价提升带动公司毛利率企稳回升,这也将助力行业加速摆脱过往“低质低价”的传统竞争模式,向高质量、高溢价方向发展。 ▍渠道加速扩张+服务升级,产品细化深挖终端需求。 董事长张剑先生兼任总经理后,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 2021年6月至今,公司线下门店数量增加到28,000余家,门店飞速扩张高效驱动整体销量增长。 在渠道管理标准严格的同时,公司于2021年启动1330服务时效新标准、1394服务工程等多项渠道升级项目,对门店形象、功能进行全面整合升级。 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各类消费者需求,公司产品端越来越细化,配合丰富渠道覆盖不同人群。 通过高质量渠道反馈,公司形成“市场终端反馈需求→解决需求推出产品→优秀产品及时扩产、平庸产品及时止损”的良性循环,保证店效及销量成长,并一定程度上提升溢价。 ▍售后盈利模式新探索,股权激励明确增长目标。 基于丰富的销售终端和售后服务经验,公司推出业内首个企业级服务综合平台“易玛车服”,集维修、保养、充换电等多功能于一体,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全面的售后服务。 接下来公司计划面对所有品牌车型,进一步探索售后一体化的新型盈利模式,推动业内售后服务规范化、通用化。 另外,2022年1月24日,公司完成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首次授予,该计划将增加公司2022年管理费用0.66亿元,虽然短期内将影响公司的报表端利润,但有助于公司保持核心团队稳定性、实现中长期业绩稳定发展。 ▍风险因素:“新国标”执行力度不及预期;原材料成本持续冲高;公司新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电动两轮车龙头企业,董事长张剑先生兼任总经理后渠道布局提效增速、产品研发精准定位,注重售后开发第二曲线,头部优势持续巩固。 基于公司2021年业绩速报,下调2021年EPS预测至1.62元(原预测为1.67元);考虑当前多项政策推动下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公司顺利完成终端提价缓解大宗原材料压力,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上调公司2022/23年EPS预测至2.49/3.24元(原预测为2.29/2.98元,已扣除股权激励管理费用),综合考虑公司业绩高增速,给予2022年25倍PE,对应目标价62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