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凯莱英-002821-2021年年报点评:重磅订单助推,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220406

《中信证券-凯莱英-002821-2021年年报点评:重磅订单助推,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22040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凯莱英-002821-2021年年报点评:重磅订单助推,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22040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医药CDMO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客户认可度高。 短期来看,订单需求强劲,产能快速释放有望支撑2022年高增长(公司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150%);中长期来看,公司商业化阶段项目数增长明显,国内MAH项目在经过较长培育期后也即将迎来放量;公司成功发行H股后,资本助力下新技术领域/新兴业务/海外布局有望加速。 预计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外客户商业化项目的增多,加上新兴业务的快速成长(我们预计2023年收入有望达到3亿美元以上),公司业务有望再上新台阶。 综上,我们维持公司目标价425元(对应2022年4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符合预期,强劲订单需求下单Q4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6.39亿元,同比增长47.28%,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10.69/9.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08%/45.22%,公司在持续夯实小分子全球领先竞争优势的同时,快速推动新兴业务的发展,全年业绩实现强劲增长;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同比增长60.83%,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3.74/3.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3.45%/80.88%,单季度收入/利润创历史新高。 若考虑到汇率波动的影响,收入端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公司2021营收同比增长56.13%,其中Q4单季度同比增长66.61%。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2021年毛利率44.33%,同比下降2.22pcts(其中公司商业化阶段CDMO项目毛利率47.59%,同比提升2.31pcts;临床阶段CDMO项目毛利率40.75%,同比下降8.46pcts,新兴服务毛利率39.58%,同比下降2.05pcts)。 我们判断,毛利率的波动主要和汇率/新产能投入(营业成本中制造费用占比从约37%提升到41%)/临床阶段CDMO阶段性项目结构变化有关;根据我们估算,剔除汇率影响后毛利率约47.49%,同比提升0.94pct;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公司高水平的经营效率和产能利用率,以及新技术使用带来的成本降低。 公司2021年净利率23.05%,同比提升0.13pct——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相比2020年变化-0.52/+0.51/+0.13/-1.24pcts。 ▍重磅订单助推,产能持续快速释放有效支撑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2021年小分子业务实现收入42.38亿元,同比增长45.63%,剔除汇率影响同比增长超过55%。 报告期内确认收入的项目共计328个(2020年221个),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38个(2020年32个),临床前及阶段项目290个(2020年189个),其中临床Ⅲ期项目55个(2020年42个)。 分拆来看,其中公司2021年商业化阶段项目收入25.14亿元,同比增长51.70%;临床阶段项目收入17.23亿元,同比增长37.58%。 需求端,截至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日,公司在手订单总额18.98亿美元,同比增长320%,其中根据此前公司公告,公司持续为某制药公司的一款小分子化学创新药物提供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DMO)服务过程中累计签订合同金额约93亿元(其中约12亿元已于2021年确认收入,剩余约80亿元预计在2022年确认),剔除此订单后,公司其他业务订单同比增速同样超过40%。 产能建设与人员扩张大幅度提升——报告期末公司固定资产22.4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6.19%,在建工程10.47亿元,同比增长56.05%——截至2021年底,公司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近4,700m3,截至2021年年度报告披露日,传统批次反应釜体积5,000m3;2022年底小分子传统批次反应釜产能计划较2021年底增长46%;员工总数则由2020年末的5477人增长至2021年末的7126人,同比增长30.11%。 我们认为,人员增长/产能建设夯实了公司订单持续放量的基础,2022年业绩高增长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