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上汽集团-600104-深度报告之二:自主品牌转型,智能电动推进-220405

《国信证券-上汽集团-600104-深度报告之二:自主品牌转型,智能电动推进-220405(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上汽集团-600104-深度报告之二:自主品牌转型,智能电动推进-220405(42页).pdf(4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打造全栈式解决方案,开启电动智能时代。 得益于上汽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上汽在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形成了超强矩阵,公司设立多家创新企业全力打造转型新引擎。 电动化方面,三电技术覆盖全面,主要包括新能源车动力系统的上汽捷能以及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捷氢科技。 智能化领域,以开发云-管-端一体化全栈式解决方案为方向,主要包括:中海庭(高精地图)、上汽零束(打造“零束银河4+1”场景服务平台)、联创电子(自动驾驶控制器开发)以及投资Momenta,携手阿里巴巴、Mobileye、华为、英伟达、阿里、腾讯等科技龙头,建设合作生态圈。 L+R赋能科技转型,完善自主品牌中高端布局。 2021年1月公司与张江高科、阿里共同设立元界基金投资L项目,智己汽车将采用全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重视互联网科技和智能化体验,直面消费者的创新需求,并推广社交化的销售模式。 定位高端纯电轿车的首款车型L7预计今年量产,高端纯电SUV车型LS7预计年底上市。 2021年10月公司设立飞凡汽车,将R品牌独立出来由飞凡以轻资产方市场化运作。 R汽车的发展路线则是电动车+智能化,采用“无界新零售”的营销模式。 "R"品牌将与"L"项目形成互补,R品牌作为新势力国企品牌,主打差异化路线,智己汽车则定位高端豪华品牌,完善公司自主品牌中高端布局。 新品端持续改善,自主品牌存在估值重塑机会。 上汽集团在电动智能转型方面稳步推进,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陆续推出,新品端表现持续向好,销量有望快速提升,盈利和估值底部向上可期。 电动化方面,打造独立电动车品牌,新能源产品线更加清晰,三电核心技术自主能力持续提升,推动新能源车型布局和发展加快;智能化方面,逐步实现各项核心技术产业化落地,基于云-管-端的全栈式解决方案,搭载斑马智行VENUS系统的智己L7将于今年量产。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1-2023年公司总销量为546/613/673万辆,实现营业收入7319/8522/9357亿元(-1%/+16%/+10%),实现归母净利润255/264/303亿元(+25%/4%/14%,前次预测为272/299/320亿元),EPS分别为2.18/2.26/2.59元。 通过多角度估值,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21-23元(前次目标估值2022年26-3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烈竞争导致销量下滑、毛利下滑的风险、新车型爬坡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风险、原材料涨价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