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220405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220405(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220405(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聚焦:港股创新药企2021年报业绩盘点港股创新药公司陆续披露年报信息,国内资本市场的上市创新药公司主要集中在港股,尤其18A板块更是优质Biotech的缩影。 本周,我们结合30张图表,以18A为主的港股Biotech标的为主要样本,盘点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财务数据及代表性研发平台建设。 港股创新药企年报成绩亮眼,创新结果开始逐步兑现。 总营业收入:总体来看,相较2020年,2021年18A营收总量增速超过170%,随着核心产品商业化的实现,biotech营收情况明显改善。 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康希诺生物、君实生物处于第一梯队,总营业收入超过40亿元。 营收增速方面,诺诚健华、荣昌生物商业化元年实现了营收翻倍增长,荣昌生物、康希诺生物成功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翻正。 Biotech研发费用平均增长率达35.77%,国内药企创新进入加速阶段。 综合25家18A港股biotech的研发费用情况,21家在2021年研发费用支出增长,平传统药企研发费用30.49%稳定增长,销售费用率稳定。 账上现金变化出现分化,第一梯队公司近年来账上现金情况逐步改善,账上现金情况也足以支撑公司的经营与创新研发,第二梯队公司账上现金水平保持稳定;剩余部分企业现金流能力仍较弱。 创新产品出海步伐加速,内生循环合作促生创新。 2021年港股创新药企产品出海屡创佳绩,创新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 百济神州两次与诺华达成合作(PD-1、TIGIT),交易总额超过50亿美元。 在积极吸收海外前沿研发成果的同时,创新药企也充分关注本土创新药行业的研发进展。 研发平台建设推进,创新管线持续丰富。 传统药企在新技术规划广泛;Biopharma在前沿技术布局亦丰富完善;新生Biotech聚焦技术平台建设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资本市场跌宕沉浮,优质标的终将沙里淘金。 2021年资本市场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下,18A公司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但产品收入的爆发性增长,创新产品出海兑现,研发平台不断建设拓展,体现了以研发为核心的创新企业的巨大潜力。 二、医药板块创新药个股行情回顾:本周沪深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复星医药、微芯生物、百济神州-U、科伦药业、科兴制药。 后5的为凯因科技、舒泰神、键凯科技、南新制药、神州细胞-U。 本周港股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康诺亚-B、腾盛博药-B、北海康成-B、复星医药、云顶新耀-B。 后5的为荣昌生物-B、翰森制药、康方生物-B、基石药业-B、和誉-B。 三、本周IPO:集萃药康——创新模型助力新药研发四、创新药行业中长期观点:近几年,政策刺激下资本涌入,国内迎来创新大风口。 我国的创新市场有较强的政策属性,2017年10月8日,两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开启了第一波创新浪潮。 叠加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药品谈判、医保动态调整机制等出台,从政策顶层设计彻底解决了历史上由于研发资源有限、审评不规范&进度慢、招标效率低、入院难度高、医保对接难等造成的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纲领性政策刺激之下,叠加近年科创板、注册制等推动,创新药赛道资本蜂拥,创新药企业融资加速,也引领了我国创新药投资进入大风口时代。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资本推动下,国内创新崛起加速。 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 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医保控费趋严、赛道日益拥挤,我们已经慢慢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 我国目前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靶向药物同质化现象最为严重。 创新药上市即重磅炸弹的时代慢慢过去,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 我们认为,我国的创新药市场在当下已经慢慢从“泛泛创新”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 单抗热门靶点未来同质化竞争将持续白热化,同质化产品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新技术、稀缺的技术平台、差异化的治疗领域、创新的给药方式等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竞争格局,有技术沉淀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