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机械行业周报:2022年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供需测算-220404

《民生证券-机械行业周报:2022年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供需测算-220404(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机械行业周报:2022年硬质合金刀具行业供需测算-220404(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关注:郑煤机、天地科技、华荣股份、大金重工本周核心观点:近期宏观环境波动短期影响依然没有消除,整体判断仍然延续波动走势。 当前,上游资源品涨价、政府稳增长仍然是相对确定的两条主线,相关的煤机、油服、核电、氢能等设备板块预计将有所受益。 硬质合金刀具应用范围广,是机床数字化的主要刀具。 刀具,是机械制造中用于切削加工的工具,是机械制造和重大基数领域的基础行业,约占整个机械加工工作量的90%,直接决定了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水平。 根据材质,金属切削刀具又可以进一步分为硬质合金刀具、高速钢刀具、陶瓷刀具、超硬刀具等。 实际上,适合做数控刀具的材质有很多种,但从性能和应用范围角度看,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韧性等优点,适用领域更加广泛,是数字化制造的主要刀具。 需求端:机床行业回暖+数控化率提升,带动刀具行业回升。 2017-2019年,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汽车、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我国机床市场经历了连续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滑。 2020年上半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我国制造业快速复苏,机床行业触底反弹,有望带动刀具行业的回暖。 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过去十年里,我国金属切削机床的数控化率从2012年的25.8%上升至2021年的44.9%。 机床的数控化率的不断提升,有望带动硬质合金的蓬勃发展。 根据我们的测算,假设每年硬质合金占刀具消费额比重每年提升1.5%,那么在2022年国内刀具市场规模同比下降2%、同比持平、同比增长2%的三种情景下,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分别增加1.5亿元、增加6.5亿元、增加11.6亿元。 国产替代:制造业转型升级+”疫情红利“背景下,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切削刀具市场规模在2012年至2016年经历了下滑,但同时带来的是先进产能的增加,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鼓励扶持,国内刀具企业不断向中高端市场发力。 自2017年开始,我国刀具进口依赖度开始逐年下降。 2020年,虽然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的下滑,部分产业供应链的中断,但也为国产替代赢得了时间,下游用户对国内产品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中国海关、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年国内刀具消费总额约为436亿元人民币,进口刀具消费额为106.32亿元,进口依赖度下降至24.39%,这相比2016年36%的进口依赖度已经大幅下降。 根据我们的测算,目前日韩所占硬质合金刀具市场规模约为21亿元,假设未来3年日韩刀具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下降至5亿元,国产刀具品牌在2022-2024年完成对其所占其余市场份额的替代,则平均每年有望替代日韩刀具5.33亿元市场份额,共计16亿元市场份额。 供给端:企业争相扩产,预计释放5.4亿产值。 根据我们对中钨高新、厦门钨业、欧科亿、华锐精密等4家头部公司产量及扩产计划的梳理,预计2022年4家公司总产能约增加6300万片。 按照4家公司70%市占率,每片价格6元计算,则2022年全行业硬质合金数控刀片供给端新增产能所对应的规模为5.4亿元。 总体上,若2022年国内刀具消费额相较于2021年萎缩,则硬质合金数控刀片将基本维持供需平衡(需求略大于供给),而如果国内刀具消费额同比持平或略有增长,则会出现明显的供不应求格局。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国内数控刀片头部企业欧科亿、华锐精密等。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