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激励、员工持股、回购集中出现,医药底部机会到了吗?-211205.pdf
大小:149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激励、员工持股、回购集中出现,医药底部机会到了吗?-211205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激励、员工持股、回购集中出现,医药底部机会到了吗?-211205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激励、员工持股、回购集中出现,医药底部机会到了吗?-211205(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激励、员工持股、回购集中出现,医药底部机会到了吗?-211205(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下跌1.63%,涨跌幅位列全行业第27,跑输沪深300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数。

本周周报,我们整理了2021年以来医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激励、回购的数据,供投资者参考。

二、近期复盘:本周医药整体指数表现较弱,在上周亢奋的新冠主题行情达到极致后出现降温:如果我们把医药公司分为三类“高景气主线大白”、“有逻辑二三线”、“中小偏主题故事”,那么本周的医药表现较好的依然属于第三类,目前市场仍处于缺乏主线赛道的处境中,可以理解为资金阶段性规避仍处于估值消化期的主流标的,转而进入筹码结构干净的中小偏主题故事个股;我们认为如果只是靠这些标的表现,持续性当然有问题,后面需要第一类、第二类公司有更多表现后,持续性的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这样的表现背后,我们认为原因如下:市场配置医药的意愿在逐步加强,不过仍有纠结和犹豫,看到了交易性出清后想要配置医药板块,但又考虑到“高景气主线大白”的持仓集中度问题,市场都在有意识的回避,一直难以形成主线,只能去尝试配置“中小偏主题故事”。

前两周指数涨快了也有一定调整防守的意识,担心不持续,“有逻辑二三线”里面专精特新部分开始演绎,但新冠热度的下降使得医药整体温度未能持续提升。

本周我们观察到市场基于一些新闻报道对Omicron病毒株转向偏乐观的情绪,但实际上该变异病毒株的的影响仍需重视及持续观察。

虽然有很多东西不清楚,我们也无法判断其是否大流行(由于全球防控意识在增强,超级大流行的概率较低),但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新冠流感化的趋势在强化,那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治疗药小分子其供应链需求虽然市场有预期但不一致,所以后面有望持续超一部分预期”、“疫苗及其供应链的增量及持续性大概率比市场预期的要更大更确定”、“新冠检测其供应链需求时间维度比市场预期的维度要长”。

此外,本周比较大的事件就是医保谈判结果公布,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总体而言,国产创新还是受到支持和呵护的(具体详见我们团队创新药周报讨论)。

最后还是那句,大观点没变化,医药进入长期配置区间,底部耐心向上,2022年上半年,背靠赛道而非依赖赛道的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应该是主基调。

三、板块观点:1、从几年维度思考:如果过去3-4年医药投资更重视“选好主线赛道的头部公司后享受估值扩张”,那么今年要更重视“估值消化状态下的个股性价比”,虽然都是结构性机会,但其表达不同。

面对医药短期弱势,我们把眼光拉长了看,医药行业长期增长的本质是什么?是医药刚需的长期拉动,是健康消费升级的长期拉动,并且当下的需求满足度和渗透率极低,这是医药最为长期的大逻辑,但是因为大家对于支付端变革政策的担忧,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个本质,支付端政策不会是一个刚性行业的长逻辑限制,最多算中短期干扰项。

中长期看,我们是乐观的。

GDP处于增速下行阶段,经济结构持续调整,而我国医药产业又处于成长早期阶段,存在逆向剪刀差,比较优势是强化的。

七普人口数据出炉,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未来因为巨大人口红利带动的很多行业发展逻辑都将面临巨变,市场会越来越关注并去寻找增量属性比较优势行业,逻辑周期够长并且确定性够强的行业排在最前列的非医药莫属(老龄化加剧刚需医药扩容、健康消费升级加剧消费医药渗透率提升),未来消费医药类配置资金会从中长期维度强化配置医药,导致医药整体水位提升,长期值得乐观。

长期的4+X战略思路是不变的:医药科技升级、医药消费升级、医药制造升级、医药模式升级等。

2、中短期来看:今年医药主基调就是消化估值,与其他行业板块对比不占优势以及政策带来的预期干扰是表观原因,但是再其影响状态下,今年医药很难像前几年一样气势如虹,在主基调的情况下,部分超跌个股或存在阶段性布局机会,同时预期收益率可能需要适当降低。

接下来,如果认为现在的医药就是极度悲观的底部,未来布局医药的话怎么办?当然大家很关注具备持续优秀表现的赛道性机会,但是现阶段市场环境下较难实现,基本面优秀的个股筹码集中度高、预期相对充分,除非医药行业水位系统性上升,否则,也只是高位震荡。

这个时候其实有两个思路:当然大的原则还是要规避政策,或者说规避政策预期差,进而:第一,低位资产,筹码干净、估值低、有变化,基本面因素的考量相对弱化。

第二,精选“专精特新”。

第三,长维度视角逐步配置“交易出清及估值相对出清”的“高景气主线大白”。

总体来说,当下自下而上为上策。

3、配置思路:制造升级:(1)生物制药上游装备(东富龙、楚天科技、泰林生物等)(2)差异化CDMO(凯莱英、博腾股份、九洲药业、药明康德、康龙化成、药石科技、美迪西)(3)注射剂出口(健友股份、普利制药)(4)API系统性升级(司太立)(5)设备自动化(健麾信息)。

消费升级:(1)疫苗:智飞生物、万泰生物、欧林生物;(2)眼科:兴齐眼药、昊海生科;(3)医疗服务:三星医疗、国际医学、通策医疗、盈康生命、信邦制药;(4)品牌中药:健民集团。

创新升级:(1)CGT(泰林生物、博腾股份)(2)核药(东诚药业)(3)其他专精特新(诺禾致源)核心资产持续修复:智飞生物、恒瑞医药、片仔癀、迈瑞医疗、长春高新、爱尔眼科、药明康德。

其他长期跟踪看好标的:派林生物、康泰生物、安科生物、云南白药、前沿生物、天智航、南新制药、奥精医疗、伟思医疗、康希诺、昭衍新药、博瑞医药、君实生物、艾德生物、英科医疗、金域医学、安图生物、科伦药业、康华生物、丽珠集团、贝达药业、信立泰、恩华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我武生物、乐普医疗、九州通、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一心堂、健康元、司太立、洁特生物、康德莱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3)假设或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