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智能汽车深度系列之二:车载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带来的机遇-220403

《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智能汽车深度系列之二:车载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带来的机遇-220403(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计算机行业智能汽车深度系列之二:车载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带来的机遇-220403(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车企加大车载OS自研投入力度,软件供应商有望受益。 由于自研操作系统可以缩短中间件、应用软件等软件开发周期,并有助于生态的建立以及软件的持续迭代,各车企对实现车载OS自主可控的诉求愈发强烈。 对于车企而言自研OS内核成本高,因此车企更多地是综合考量安全性、可靠性、开放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及成本等因素来选择OS内核,然后再在其基础之上开发形成各自研自动驾驶OS。 随着车载操作系统逐步由座舱OS向整车OS演进,行业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根据麦肯锡数据,2020年全球广义操作系统市场规模为200亿美元,到2030年可达500亿美元,可见未来近10年内操作系统市场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Tier1软件供应商一般是采取“IP+解决方案+服务”的商业模式,随着智能汽车功能以及操作系统的复杂度不断提升,单车软件IP授权费价值有望持续攀升;此外,由于车企难以对操作系统进行全链路的开发,因此软件供应商也可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和定制化服务。 当前车企在中间件方案上拥有多种选择。 中间件在汽车软硬件解耦的趋势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目前主流的车载中间件方案包括AUTOSAR、ROS2、CyberRT等,通信中间件方案包括SOME/IP、DDS、Iceoryx等。 随着EE架构逐渐由分布式向集中式演进,MCU也将逐步被SoC取代,AUTOSARCP被AUTOSARAP、ROS2、CyberRT等中间件方案替代也是大势所趋。 在过去,车企普遍选择非常标准化的AUTOSARCP方案,但现在越来越多的OEM不太想完全用AUTOSARAP去解决智能驾驶操作系统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其存在着使用成本高、效率较低等原因,此外AUTOSARAP目前标准还不是很完善,标准每年在更新,因此很多主机厂也采取了观望的态势。 在这个背景下,ROS2、CyberRT等其他中间件方案也有望得到更多车企的青睐。 尽管目前海外厂商及开源中间件依旧为主流,但本土中间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机会正在来临。 由于中间件研发难度较大,对于主机厂而言由软件供应商提供中间件方案或与供应商共同开发中间件更具性价比,这样车厂就可以把更多精力聚焦在消费者可感知的应用层开发上(如人机交互、自动驾驶等)。 由于海外的厂商在国内没有庞大的技术支持团队,因此大多情况下只是给车企提供基础软件或一揽子解决方案,难以提供定制化开发服务,在收费上灵活性也较差,给车企带来了较高的成本。 本土中间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优势在于,可以为车厂提供定制化开发的服务,服务相应也会比国际厂商及时,并且在收费上更具弹性。 在智能汽车差异化竞争的时代下,车厂大多具有旺盛的定制化需求,这也为本土厂商带来了机遇。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背景下,软件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车载操作系统和中间件的重要性显著提升,拥有领先的车载OS及中间件能力的厂商有望受益。 建议关注中科创达(300496,买入)、光庭信息(301221,未评级)、东软集团(600718,未评级)、经纬恒润(688326,未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智能化落地不及预期、芯片短缺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