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天岳先进-688234-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220402

《首创证券-天岳先进-688234-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2204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天岳先进-688234-公司简评报告:净利润实现扭亏,关注导电型衬底进展-2204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营收稳健增长,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94亿元,同比+16.25%;归母净利润0.90亿元,首次实现扭亏。 2021年公司碳化硅衬底销量5.72万片,同比+47.19%。 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8.43%,同比-6.85%;净利率为18.21%。 根据Yole报告,2021年公司在半绝缘碳化硅衬底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保持全球前三。 技术研发不断改进叠加规模效应,碳化硅衬底单位成本持续降低。 2021年公司碳化硅衬底单位平均成本约为4545元/片,同比-22.25%。 其中,单位材料、单位人工和单位制造费用分别为1611元/片、338元/片和2596元/片,同比分别-5.65%、-19.37%和-30.20%。 导电型衬底项目建设启动,2022Q3一期有望投产。 2021年,公司募投项目“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项目”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 该项目主要用于生产6英寸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满足下游电动汽车、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储能、开关电源等碳化硅电力电子器件应用领域的广泛需求。 预计将于2022Q3实现一期项目投产,并计划于2026年达产,达产后将新增碳化硅衬底材料产能约30万片/年。 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大尺寸衬底和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取得突破进展。 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7373.61万元,同比+62.05%,研发费用率为14.93%。 依托“项目B”、“8英寸宽禁带碳化硅半导体单晶生长及衬底加工关键技术项目”等研发项目,公司在加快大尺寸碳化硅衬底研发并在提升导电型衬底关键指标等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 智慧工厂纳入未来战略,助力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 由于碳化硅生长温度高,影响因素多,技术迭代周期相对较长。 公司计划采用AI、数字孪生,打造数字化工厂,在数字工厂进行工艺技术模拟,将模拟成果在实体工厂进行验证,达到数字和实体工厂联动,压缩技术迭代、提高研发速度。 上海临港导电型衬底项目有望成为智慧工厂的试验田,助力公司碳化硅衬底提质增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1.82/2.14亿元,对应4月1日股价PE分别为132/114/9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导电型衬底研发不及预期、良率提升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