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宏观专题:人民币汇率进入中期平稳阶段-220402

《上海证券-宏观专题:人民币汇率进入中期平稳阶段-220402(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宏观专题:人民币汇率进入中期平稳阶段-220402(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主要观点避险货币的特征某种货币之所以被市场选择成为避险货币,从市场现象上看不仅是其汇率的相对稳定,更在于其在外汇市场震荡时具有和主要国际货币汇率走势相反的倾向,即因其负相关性可以成为投资者在全球资产组合中的稳定性,起到消除其全球资产组合外汇风险的作用。 因此,避险货币通常不一定是强势货币;作为避险货币也不会是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弱势货币,即该货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还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或来自该国的经济实力,或来自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历史地位。 当前市场公认的第一大避险货币是日元,其次瑞士法郎有时也会被认为是避险货币。 避险货币的基础日本在上世纪泡沫经济时期形成了投资的全球化布局,因而被认为其资产配置是全球性的,某一国别或地区的经济和金融波动,会使回流日本的资金增多,因而日元通常具有抵抗外汇市场主要国际货币波动的能力。 日元自泡沫经济破裂后虽然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地位下降,但日本在世界经济格局和国际金融中的位置,仍决定了日元在全球外汇中避险货币的基础地位。 自由流动也是决定一种货币能否成为避险货币的重要因素,即避险货币首先是国际货币。 瑞士法郎带有避险性质,显然并不在于该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实力和金融实力,而在于其自由货币的现实状况和稳定货币的历史信誉。 人民币或进入中长期平稳阶段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中国经济进步和国际化发展的反应。 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国际化,自然会带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独立性的要求。 单纯从市场运行角度,任何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货币汇率长期运行趋势必然呈现为稳中偏升。 依照资本和金融项目开放的程度,人民币仍不属于完全自由兑换货币,因此2022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市场表现,只是碰巧带有“避险货币”特征而已。 由于美国经济的疲弱性,我们认为,未来FED加息或不及预期,美国货币政策或转向YCC,即着重压制远期利率的收益率曲线控制策略。 从美国利率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情况看,美国不仅不会加息,甚至已有了降息的需求,美元国债利率10年期和2年期的利差——通常为观察FED利率调整的先行指标,已再度趋向于零。 风险提示俄乌冲突扩大化,中国通胀超预期上行,国际金融形势改变,中国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