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

上传日期:2022-04-02 16:51:42 / 研报作者:吕昊旻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pdf
大小:332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2年第87期(总第750期):欧元区通胀再创新高,欧央行陷入控通胀与保增长两难-220402(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2年4月1日,欧盟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HICP)同比涨幅高达7.5%,核心HICP同比上涨3.0%,较2月分别上升160、30个基点。

当前,由于俄乌冲突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助推能源价格上行,欧元区通胀加速飙升至历史高点,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

主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欧元区通胀持续走高。

从分项看,能源食品领涨。

2022年3月,欧元区能源价格的同比增速最高,涨幅达44.7%(2月为32.0%),环比上涨12.5%;其次是食品、酒精和烟草,同比增速为5.0%(2月为4.2%);非能源工业品(3.4%,2月为3.1%)和服务(2.7%,2月为3.1%)变动最小。

其中,能源占调和CPI权重为10.9%,累计带动调和CPI同比上涨4.9%(表1)。

可见,欧元区高通胀的主要推动因素为能源成本上升。

从国别看,德国、西班牙和意大利通胀上升动能强烈。

地缘政治危机背景下,俄乌两国对欧洲地区的供应链受阻,特别是能源和小麦等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幅下滑甚至阻断,导致物价水平和通胀预期攀升。

其中,德国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产品,有一半以上的天然气、一半的煤炭和大约三分之一的石油从俄罗斯进口,受俄乌冲突冲击,其通胀上升的动能较为强劲。

第二,短期高通胀导致欧元区经济复苏陷入困境。

从制造业指数看,受俄乌冲突加剧和通胀持续上升影响,欧元区经济增长疲软。

标准普尔全球公司(S&PGlobal)数据显示,欧元区3月制造业PMI终值为56.5,较2022年2月下跌1.7,为近14个月低点(表2)。

其中,荷兰、德国、意大利、希腊、西班牙PMI指数均跌至近10个月新低,制造业复苏乏力。

从经济景气指数看,欧元区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上升,投资和消费疲软。

一方面,受能源成本上升、供应链受阻和通胀上升,投资交易量大幅下跌。

根据全球数据处理公司Dealogic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全球并购交易额为1.01万亿美元,同比锐减29%。

其中,欧洲地区并购交易额下降25%,为2276.7亿美元,欧元区投资信心指数跌至-7.0。

另一方面,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导致消费者信心严重受损。

2022年3月,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18.8,较2022年2月下跌9.9。

其中,德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2.7,较2022年2月下跌7.1。

第三,滞胀风险抬升,但欧洲央行难以“激进”加息。

当前,能源价格高企削弱消费并损害了企业投资,进一步拖累欧元区经济增长。

根据欧洲央行估计,2022年一季度经济增长为正值,但勉强才能达到,而二季度经济增长将接近于零。

这表明,欧元区正接近滞胀状态,即快速通胀与停滞增长并存。

在此背景下,欧洲央行可能调整货币政策。

从短期看,欧元区不会快速收紧货币政策。

欧元区通胀主要由供应链冲击造成,尚未传导至薪资端。

2022年3月,欧元区工资水平上涨相对有限,德国、法国均未出现明显的物价-工资螺旋上涨迹象。

从长期看,欧央行年内或小幅加息。

根据2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欧洲央行不会过早收紧货币政策,最快于2022年三季度退出资产购买计划(APP)。

但受高通胀影响,奥地利、荷兰央行总裁已明确呼吁欧洲央行开启加息。

根据市场预计,欧洲央行将在2022年底前加息60个基点。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