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周黑鸭-1458.HK-2021年年报点评:特许经营顺利推进,疫情仍为核心扰动-220402

《中信证券-周黑鸭-1458.HK-2021年年报点评:特许经营顺利推进,疫情仍为核心扰动-2204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周黑鸭-1458.HK-2021年年报点评:特许经营顺利推进,疫情仍为核心扰动-2204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H2多地出现疫情反弹影响公司单店恢复,使全年业绩承压,但公司特许经营顺利推进,社区店探索亦初显成效,以多措并举与特许商共克时艰。 2022年公司开店目标积极,短期受疫情影响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期待疫情可控后迎来业绩改善。 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收入/净利润同增31.6%/126.4%,多地疫情反弹致H2业绩承压。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28.7亿元、同增31.6%;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增126.4%,拟每股派息0.12港元(人民币0.1元)。 2021H2公司实现收入14.2亿元、同增10.9%;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减41.6%。 上半年疫情好转下公司经营逐季改善,但下半年由于南京、杭州、西安等多地出现疫情反弹,公司交通枢纽等高势能区域门店受到较大冲击,业绩自8月份起开始承压。 ▍特许经营推进顺利,渠道多元化&新品布局持续完善。 分业务看,①自营门店,全年实现收入16.4亿元、同增11.0%(H2同减14.4%),全年门店净增89家至1246家(H2净增85家)。 ②特许经营,全年实现收入5.9亿元、同增322.4%(H2同增184.5%),门店净增937家至1535家(H2净增426家),在特许经营快速拓展下,公司2021年门店新覆盖116个城市,共覆盖267个城市。 同时特许商延续较高开店热情,全年新增特许申请近1.6万份,特许商总人数达到约400位,发展式特许人均开店数从2020年8.4家提升至15.9家,单店托管式特许人均开店数从2020年1.8家提升至2.7家。 ③网上渠道,2021年实现收入5.5亿元、同增19.8%(H2同增33.8%),其中直播+短视频平台实现含税销售额约1.7亿元,社区生鲜销售额超1亿元。 此外,公司社区店探索已初显成效,2021年已在武汉开设超200家社区店,并于10月份开启长沙、合肥、广州、深圳社区店试点,合计开店22家。 产品方面,公司积极推出五香鸭脖、香辣虾球、虎皮凤爪等新品以补足低价格带并打造新爆款,2021年新品贡献收入超5亿元,占比约18%,其中虾球、五香鸭脖实现月销破千万。 ▍整合供应链提升毛利率,其他收益增厚利润。 2021年公司毛利率提升2.3Pcts至57.8%(H2增加0.4Pct),主要系公司搭建了从农户到消费者的“端到端”全链条供应链体系,并成立整合供应链中心对成本进行精细化控制,使公司下半年成本在压力下仍然逆势实现毛利率提升。 费用率方面,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4.2Pcts至37.8%(H2增加5.6Pcts),但仍高于2019年35.5%,主要系公司电商&外卖平台推广服务费增加较多所致;管理费用率增加0.3Pct(H2增加1.9Pcts),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江苏工厂投产等原因所致。 此外,公司财务费用增加2052万元(H2增加548万元),主要系租赁负债利息费用和可转债利息开支增加所致;其他收益增加7194万元(H2增加79万元),主要系处置物业厂房收益增加4987万元、处置子公司产生收益3134万元、可转债公允价值变动产生收益增加1832万元等因素所致。 综合导致2021年公司净利率增加5.0Pcts至11.9%(H2下降7.2Pcts至8.0%)▍2022年开店目标积极,短期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期待疫情可控后望迎来业绩改善。 2022年公司计划新增直营及特许店约1000家,Q1已开店200家,同时公司预计华西工厂将于年内投入运营,有利于拓宽开店区域。 由于年初以来多地散发疫情不断,尤其3月份以来上海、深圳等高线城市出现较为严重的疫情反弹并伴随严格的管控措施,加之原材料、运费等成本持续上涨,使公司当下再次面临较大经营压力。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通过保证金减免、特许费分期、提高分成比例等多种方式与特许商共克时艰,并通过优化供应链、调整产品规格等方式积极应对成本压力。 若后续疫情逐步可控,公司单店望持续改善并迎来业绩弹性。 ▍风险因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特许经营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食品安全风险。 ▍投资建议:考虑到短期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调整2022/2023年EPS预测至0.11/0.20元(原预测为0.21/0.30元),新增2024年EPS预测为0.24元。 参考可比公司绝味食品(对应2023年PE17倍)、煌上煌(对应2023年14倍PE)估值,同时考虑到公司净利润受短期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疫情可控后单店望加速恢复贡献较高业绩弹性,给予公司2023年24倍PE,对应目标价5.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