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

上传日期:2022-04-02 13:33:24 / 研报作者:倪华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pdf
大小:244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

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
文本预览:

《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邮储银行-601658-2021年报点评,成长性大行本色彰显,资产质量稳中更优-220402(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速位居国有行之首,成长性极强。

邮储银行2021年全年营收为3,187.62亿元,同比高增11.38%,增速居国有行首位;归母净利润761.70亿元,同比增长18.65%,远高于其他五家上市国有大行,盈利成长性极强。

2021年ROAA、ROAE分别为0.64%和11.86%,同比分别上行4BP、2BP。

单季净利息收入增速稳定,非息收入增速逐季走阔。

Q4单季营收804.04亿元,同比增长14.96%,增速略低于Q3。

2021年全年、Q4单季净利息收入分别为2,693.82亿元、684.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2%、5.81%,Q1-Q4单季净利息收入增速稳定;2021年全年、Q4单季非利息收入分别为493.80亿元、119.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44%、128.64%,单季非息增速跃升,成营收结构一大亮点。

全年非息收入占比15.49%,同比提升4.02pct,营收结构不断优化。

存贷两端的利率均边际承压,对全年净息差形成拖累。

Q4单季净息差为2.25%,较Q3下行4BP。

2021年全年净息差为2.36%,同比下行6BP。

主要是存贷两端的定价均有所拖累,全年贷款平均收益率为4.68%,同比下降7BP;存款平均成本率为1.63%,同比上行4BP。

六大国有行净息差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行,但邮储银行净息差仍居第一。

资产获取能力强劲,截至2021年末,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同比增长9.18%,增速高于上年,实现“以量补价”。

中收占比再上台阶。

2021年非息收入为493.80亿元,同比增长50.44%,占营收的比重升至15.49%,中收占比营收升至6.90%,其中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22.39亿元,同比增长88.67%,主要由于加快推进财富管理体系升级,保险、基金和集合资管计划代销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Q1-Q4单季中收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Q3、Q4单季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22倍、3.75倍,主要是加大对轻税负的基金配置和灵活交易,贡献分红收入和买卖价差。

超6亿零售客群贡献约七成营收,零售AUM比肩表内资产。

截至2021年末,服务个人客户6.37亿户,其中VIP客户4,262.98万户,同比增长17.07%;财富客户356.21万户,同比增长24.12%。

零售AUM为12.53万亿元,已升至表内资产规模的99.54%。

零售客户基础深厚,带动个人银行业务收入贡献升至的69.60%。

全行理财产品规模9,152.55亿元,同比增长5.77%,其中净值型产品占比83.87%。

中邮理财全年净利润32.02亿元,同比增长3.20%,中邮理财作为邮储银行零售转型的重要抓手,与母行在惠农、绿色金融方面加强协同,形成差异化产品线。

信贷需求强劲,涉农、普惠及绿色贷款增速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

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总资产12.59万亿元,同比增加10.87%;贷款余额为6.45万亿元,同比增加12.91%。

其中对公贷款、票据贴现和零售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3.96%、-8.37%和15.44%,对公和零售贷款需求强劲,低收益票据资产有所压降。

对公房地产占贷款总额的2.15%,仍处于极低水平。

涉农贷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1.61万亿元、9606.02亿元和3722.9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3.90%、19.89%和32.52%,均高于全行贷款整体增速。

不良贷款“额升率降”,关注率、不良生成率均有下行。

截至2021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526.85亿元,同比增加4.60%;不良贷款率0.82%,同比下行6BP,与三季度末持平。

不良生成率为0.60%,同比下行19BP,。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