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四环医药-0460.HK- 2021 年年报点评 :收入同增34%,现金牛助力医美+创新药转型-220401

《浙商证券-四环医药-0460.HK- 2021 年年报点评 :收入同增34%,现金牛助力医美+创新药转型-2204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四环医药-0460.HK- 2021 年年报点评 :收入同增34%,现金牛助力医美+创新药转型-2204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21年收入33亿元,同增34%;其中医美收入4亿元,占比12%。 仿制药作为“现金牛”持续赋能医美及创新药,21年公司净现金达46亿元。 投资要点业绩概览:收入同增34%,医美业务收入占比达12%。 2021年全年,公司实现收入/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约33.2/2.3/4.2亿元,同比+34%/-54%/-12%。 21年公司共回购1.39亿股,耗资2.5亿港元(约人民币2亿元)。 21年末建议每股现金股息1.3分人民币,每股特别现金股息9.5分人民币。 按业务拆分,1)医美收入3.9亿元,占比12%,分部经营溢利约2.5亿元(对应利润率62%)。 2)创新药收入2.9亿(同比+23%),占比9%。 3)仿制药收入约26亿(同比+18%),占比79%;分部经营溢利13.1亿元(对应利润率50%),已进入增长拐点。 盈利能力: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推动业绩转型升级,加快价值放大2021年全年:1)毛利率:毛利率达74%(-3pp),主要系集中带量采购导致售价下降;2)费用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5%/18.3%/26.4%,同比+1.7pp/-1.3pp/-3pp。 研发费用达8.7亿(同比+19%),持续加大对创新研发转型的投入;财务费用达1.2亿元(20年同期为822万元),主要系赎回附属公司股份产生超8900万利息费用;3)净利率:净利率为7%(-14pp),下滑主要系轩竹生物上市开支及研发投入较大,无形资产减值等影响。 4)扣除有息负债等的净现金约46.4亿元,仿制药业务贡献稳健现金流。 年报亮点:产品矩阵持续丰富,打造医美产销研一体化平台医美:独家代理→自研+BD+海外并购,打造拥有全产品矩阵的平台型企业。 肉毒素乐提葆:自2月上市以来贡献收入4亿元,销量37万+,已覆盖200+个城市和2400+机构,其中Top500机构覆盖率86%。 乐提葆50U也已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产品规格。 产品储备:布局全生命周期需求,覆盖填充塑形、光电设备、体雕、护肤等。 1)自研管线:储备有10+个III类(童颜针、少女针、胶原蛋白类、溶脂类)和近20款II类械字号产品(21年多款获批,如医用皮肤调理剂/医用皮肤修复凝胶/童颜水凝,22Q1已获批10个)。 此外,渼研空间已在美国洛杉矶成立研发中心,将助力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落地。 2)通过收购/合作/代理等形式扩充产品矩阵:21年12月全资收购美国Genesis,布局脂肪采集系统LipiVage;与蓝晶微生物成立合资公司,合作研发高分子聚合物PHA,布局再生医学领域;依托深圳易美平台拓展光电设备领域;独家代理Hugel玻尿酸(注册申请临近审批),韩国黄金微针产品、瑞士4款水光针产品、及其他线雕产品等。 药品板块:仿制药“现金牛”+加快推进轩竹生物分拆上市+惠升糖尿病领域全产品覆盖。 1)轩竹生物:国内乳腺癌赛道布局最为全面的公司,聚焦肿瘤药自研,打造大小分子双技术平台。 目前公司持有其62.4%的股权,22年将加快推进在科创板的分拆上市。 当前融资金额15.7亿元,投后估值70亿元。 2)惠升生物:实现糖尿病及并发症全产品覆盖,A轮融资进展中。 3)原料药/CDMO:现有100+国外客户和50+国内客户,22年将继续拓展境内外大型客户。 4)仿制药:重点监控目录产品对业务的影响进入尾声,目标在22年贡献至少20%的现金流增长,成为公司的稳健“现金牛”。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在传统医药领域积淀深厚,新切入肉毒素赛道成长具有确定性,已进入医药+医美的双轮驱动时代。 但考虑到疫情影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2-24年收入分别为39.8、49.0、60.2亿元,同比增长21%、23%、2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11.2、16.3亿元,同比增长82%、47%、46%,现价对应PE为16、1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下医美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肉毒素项目医疗事故风险;肉毒素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药品研发不及预期;带量采购政策变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