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当升科技-300073-2021年年报点评:上下游合作全面深化,盈利能力持续领跑-220401

《中信证券-当升科技-300073-2021年年报点评:上下游合作全面深化,盈利能力持续领跑-2204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当升科技-300073-2021年年报点评:上下游合作全面深化,盈利能力持续领跑-22040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上下游合作全面深化。 在海外基地建设、磷酸铁锂布局和原材料采购等方面进展迅速。 公司产能建设规模大幅跃升,加上持续领先的盈利能力,未来业绩高增长可期。 给予公司2022年35倍PE估值,上调公司目标价至105元,维持“买入”评级。 ▍2021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82.58亿元,同比增长159.41%;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增长183.4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24亿元,同比增长238.28%。 其中21Q4单季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0亿元,环比增长39%。 受益于锂电正极材料销量大幅提升和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2021年业绩大幅增长。 2021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为2.67亿元,主要来自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计提坏账准备转回。 ▍2021年公司2万吨新产能建成投产,正极材料产销量大幅增长。 2021年,公司常州当升一期2万吨产能建成后快速达产并实现满负荷运转,公司总产能增至4.4万吨。 2021年公司锂电正极材料产销量分别为4.97万吨、4.7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01%、97%。 2021年公司正极材料实际产量明显高于公司自有产能,表明公司有一定数量的外协加工,也反映出公司订单供不应求。 ▍单吨盈利持续提升,继续领跑正极材料同行业公司。 2021年公司正极材料单吨净利达到1.64万元/吨,较2020年继续提升约10%,其中21Q4单季吨净利测算值接近2万元/吨,较前三季度大幅提高,表明随着公司新产线建成投产,规模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公告的2022年1-2月经营数据显示,1-2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高盈利状态延续。 ▍顺利完成定增募资,公司产能建设开启加速度。 2021年公司完成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46.2亿元,用于投资建设常州当升二期5万吨项目和江苏当升四期2万吨项目。 公司在2021年11月公告与芬兰矿业集团签订投资意向书,计划在芬兰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项目,其中首期一阶段5万吨产能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 以上项目建成、达产后将使得公司产能在2022-2024年增长约3倍。 ▍公司业务扩张全面提速,上下游布局不断深化。 2021年公司与力勤签订了镍钴采购协议,与SK签订了设立合资公司的战略合作协议,与华友钴业签订了前驱体采购协议,与中伟股份签订了镍资源开发和磷酸铁锂产业投资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卫蓝新能源在固态锂电材料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1年公司在上下游各环节与供应商和客户深化合作,绑定实施产能建设,为长期稳定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未来有望与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分享新能源产业的景气周期。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公司海外项目建设运营。 ▍投资建议:2021年得益于正极材料产销量大增和单吨盈利持续改善,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同时2021年公司上下游合作全面展开,在建产能规模大幅跃升,产销量的快速上升以及领跑行业的盈利能力使得公司业绩快速增长具备持续性。 考虑到公司通过外协加工实现了销量的超预期增长,上调公司20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为15.24/19.97亿元(原预测值为10.06/14.06亿元),并新增2024年预测值为27.38亿元,对应EPS预测为3.01/3.94/5.40元/股。 当前正极材料行业可比公司(容百科技、厦钨新能、长远锂科和振华新材)2022年平均PE估值水平为30倍,考虑公司超越同行的盈利能力,给予公司2022年35倍PE估值,上调目标价至105元(原目标价100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