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大宗商品高位盘旋,通胀压力难言放松-210730

《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大宗商品高位盘旋,通胀压力难言放松-210730(3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债市启明系列:大宗商品高位盘旋,通胀压力难言放松-210730(31页).pdf(3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主要由国际定价的铜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涨势趋缓,而国内定价的焦煤、动力煤等大宗商品价格再度走高。 当前铜、铁、原油价格高位震荡,输入型通胀总体可控但仍不可忽视。 国内煤炭供需错配在短期内仍将延续,煤价高增或促使通胀压力重回国内,缺煤缺电局面下通胀将呈现圆弧顶,回落速度或进一步趋缓,国内通胀压力仍需警惕。 国内定价商品再趋紧,通胀压力来源或重回国内。 当前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需错配的局面,煤炭价格重回高增态势,7月4日以来动力煤、焦煤、焦炭价格增长势头仍未减弱,三者7月以来涨幅分别达13.54%、11.44%和5.89%,新的通胀压力正在形成。 具体来看,(1)供给端――环保政策、天气等因素对国内产能形成扰动,海外疫情等因素导致进口煤市场偏紧;(2)需求端――用电量高增导致动力煤需求走高,制造业扩张叠加基建投资小幅回升带动双焦需求提升;(3)库存低位加剧短期内煤炭的供需不平衡,短期抛储等政策面预期将对煤炭供给端有所改善,但增幅有限,预计国内煤炭供需错配在短期内仍将延续。 此外,随着相关限产政策落地以及淡季后需求回升,钢材供需缺口将重新面临压力,政策端仍是主要关注点。 国际定价商品高位震荡,输入型通胀总体可控但不容忽视。 当前国际定价的大宗商品上涨动能减弱,输入型通胀总体虽可控,但隐忧犹存。 分品种看:(1)原油:OPEC+会议达成协议,供给端不确定减弱。 随着欧美发达经济体逐步解封,原油需求有所提升。 但考虑到Delta毒株在全球范围的快速扩散,市场对于经济进一步修复的担忧又对原油价格形成一定抑制。 总体来看,供需两端的扰动仍将继续,原油价格或处于高位盘旋;(2)铜:以铜为代表的的有色金属在环保驱动下是长牛逻辑,短期涨势趋缓;(3)铁矿石:中国作为全球铁矿石的主要需求方,受碳中和下限产等政策因素影响,铁矿石需求受到抑制,同时全球供应有所改善,铁矿石价格回落。 债市策略。 当前主要由国际定价的铜、铁、原油等大宗商品或继续处于高位震荡,输入型通胀风险整体可控,但不容忽视。 短期来看,煤价高增或促使通胀压力的来源重回国内,缺煤缺电局面下通胀将呈现圆弧顶,回落速度或进一步趋缓,国内通胀压力仍需警惕。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导致的成本上涨导致中游企业利润遭到侵蚀,其中中小企业承压显著。 对于债市而言,为缓解通胀带来的中小企业的利润压力,货币政策已通过降准来做结构性调整,但面临后续的高通胀压力下,货币政策难言更宽松,结构性问题更需要财政发力。 下半年财政发力+货币配合的可能性更大,随着地方债发行量增长,资产荒有所缓和,需关注下半年利率上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