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

上传日期:2022-03-31 09:24:17 / 研报作者:陈竹朱奕彰沈睦钧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pdf
大小:258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医药行业中医药行业子板块重大事项点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大力支持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22033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大方向上看,《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简称“规划”)是由国务院直接印发的,而《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则是由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代表了政府对当前中医药改革的决心与力度。

同时规划对多个中医药发展指标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希望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中医药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判断中医药板块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推动、创新研发以及消费升级。

▍从产品供给侧看:规划主张改革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多维度鼓励中医药创新。

一是改革调整中药注册分类。

将“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基本要求与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特点有机结合,开辟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注册申报路径。

二是构建“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

充分利用数据科学等现代技术手段,建立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注册审评证据体系。

三是促进古代经典名方向中药新药转化。

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成立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专家审评委员会,实施简化审批。

我们判断,基于以上三方面改革,创新中药审批有望得以提速,为研发能力强的中药企业提供更多业绩新增量。

▍从医院供给侧看:规划提出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

①做强龙头中医医院:将全国高水平中医医院作为输出医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在优质中医药资源短缺或患者转外就医多的省份设置分中心、分支机构,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②做优骨干中医医院。

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建设一批中医特色重点医院。

提升地市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

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③做实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实施名医堂工程,打造一批名医团队运营的精品中医机构。

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诊所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开展签约服务。

推动中医门诊部和诊所提升管理水平;④健全其他医疗机构中医药科室。

强化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有条件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设立中医病区和中医综合治疗区。

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中医药科室。

▍需求端角度:规划将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

医疗机构炮制使用的中药饮片、中药制剂实行自主定价,符合条件的按程序纳入基本医保范围。

改善市场竞争环境,引导形成以质量为导向的中药饮片市场价格机制。

将符合条件的中医服务和中药按程序纳入基本医保范围。

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遴选和发布中医优势病种,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一般中医诊疗项目可继续按项目付费。

继续深化中医药参与按床日付费、按人头付费等研究。

支持保险公司、中医药机构合作开展健康管理服务,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中医治未病等保险产品。

▍从人才端角度:规划提出持续加大中医药人才储备。

具体从三方面做:①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

强化中医思维培养,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将师承教育贯穿临床实践教学全过程。

加大对省(部)局共建中医药院校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建设100个左右中医药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②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

打造岐黄学者品牌,持续开展岐黄学者培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等项目,做强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骨干人才梯次衔接的高层次人才队伍;③完善落实西医学习中医制度。

开展九年制中西医结合教育试点。

增加临床医学类专业中医药课程学时,将中医药课程列为本科临床医学类专业必修课和毕业实习内容,在临床类别医师资格考试中增加中医知识。

加强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培育一批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实施西医学习中医人才专项,培养一批中西医结合人才。

▍国际化角度:规划将持续鼓励扩大中医药国际贸易。

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推动中医药海外本土化发展,促进产业协作和国际贸易。

鼓励发展“互联网+中医药贸易”。

逐步完善中医药“走出去”相关措施,开展中医药海外市场政策研究,助力中医药企业“走出去”。

推动中药类产品海外注册和应用,部分中医药企业将具备产品出海新增量逻辑。

▍风险因素:中医药行业政策支持不及预期;终端销售不及预期;消费升级低预期。

▍投资策略。

中医药为中华历史文化的瑰宝,“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我们判断中医药板块将持续受益于政策推动、创新研发以及消费升级。

在当下投资节点,建议从五大维度去选择标的:①具备极强护城河、产品品牌壁垒高的龙头企业,例如云南白药、片仔癀等企业;②业绩增长的持续性与估值相匹配:建议关注受益于配方颗粒新国标改革后放量的华润三九、中国中药(H)、红日药业;主营产品具备定价权、叠加涨价逻辑的羚锐制药、太极集团、昆药集团;③管理层改善逻辑:建议关注同仁堂、广誉远等;④中药创新药增量逻辑:建议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⑤中医服务提供商:建议关注固生堂,新中医诊疗龙头,OMO模式全国布局持续推进,建议关注浙江震元。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