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广联达-002410-收入增长超预期,造价、施工、设计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20329

文本预览:
广联达(002410) 事件:3月28日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40.92%,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100.06%,扣非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15.93%,营业收入高于我们预期(51.53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符合预期(6.7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42.48%,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84.47%,扣非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09.66%。 点评: 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短期承压,系业务发展所致。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3.95%,较去年同期下降4.53%,主要系数字造价和数字施工业务结构高速发展,营业成本增幅较快,毛利率下滑所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入减少14.65%,主要为上年同期金融业务战略调整,收回部分贷款及垫款所致,剔除上述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50亿元,同比增加8.57%。 保持高研发投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16.26亿元,同比增长21.4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3%,同比减少4.70%,研发人员也随之增长,由3289人增长至3933人,同比增长19.58%,我们认为高研发投入有助于继续保持公司在数字建筑行业的领先地位。 数字造价:传统造价收入超预期,电子政务等增值服务持续发力。2021年数字造价业务收入38.13亿元,同比增长36.64%,云还原后的营业收入43.53亿元,同比增长27.90%,传统造价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造价云收入25.61亿元,同比增长58.09%,还原后的云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39.06%,造价总收入和传统造价收入高于我们预期(35.2亿元、8.0亿元),云收入和还原后的云收入略低于我们预期(27.2亿元、32.0亿元)。2021年数字造价业务为毛利率92.31%,同比降低1.86%,主要系电子政务业务增长,相应的采购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长较快所致。云收入细分来看,各业务均取得了较快增长,云计价收入9.24亿元,同比增长63.30%,云算量8.30亿元,同比增长61.33%,工程信息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49.04%;增值服务中,电子政务业务中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的运维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市场化清标产品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中标深圳智慧政务平台1.03亿元项目,实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全覆盖。数字造价拥有极高毛利率,随着盗版用户转正、造价云产品覆盖率增加、增值业务的持续推进,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为其他业务赋能。 数字施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短期承压。2021年数字施工业务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27.82%,略低于我们的预期(12.82亿元);毛利率为65.77%,同比减少6.30%,主要系业务增长以及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增加,相应采购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长较快所致。新签合同额高速增长,服务客户数持续增加,截止至2021年底,数字施工项目级产品累计服务项目数突破5.5万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5000家;2021年当年新增项目数1.6万个,新增客户1600家。数字施工业务能够使得建筑企业提质增效,在人口老龄化和建筑行业精细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数字施工业务的长期高增长潜力。 数字设计:整合鸿业科技卓有成效,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数字设计业务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50.12%,高于我们预期(0.99亿元)。公司数字造价业务顺利整合鸿业科技,我们看好其未来高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短期看,公司造价业务造血能力强,看好后续受益软件正版率提升与云转型完成后产品价格提升带来收入与利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看,BIM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超300亿,复合增速超30%。面向蓝海市场,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与技术研发投入,短期承受现金流与毛利率等压力,为长期成长为BIM一体化平台型企业筑基。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1/13.49/17.35亿元,对应估值为60/43/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造价云转型不及预期;2.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广联达-002410-收入增长超预期,造价、施工、设计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2032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广联达-002410-收入增长超预期,造价、施工、设计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2032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收入增长超预期,造价、施工、设计业务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广联达(002410) 事件:3月28日公司披露2021年年度报告,营业收入55.62亿元,同比增长40.92%,归母净利润6.61亿元,同比增长100.06%,扣非归母净利润6.51亿元,同比增长115.93%,营业收入高于我们预期(51.53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符合预期(6.71亿元);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20.18亿元,同比增长42.48%,归母净利润1.86亿元,同比增长84.47%,扣非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增长109.66%。 点评: 毛利率、经营性现金流短期承压,系业务发展所致。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83.95%,较去年同期下降4.53%,主要系数字造价和数字施工业务结构高速发展,营业成本增幅较快,毛利率下滑所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6.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流入减少14.65%,主要为上年同期金融业务战略调整,收回部分贷款及垫款所致,剔除上述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6.50亿元,同比增加8.57%。 保持高研发投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达16.26亿元,同比增长21.41%,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9.23%,同比减少4.70%,研发人员也随之增长,由3289人增长至3933人,同比增长19.58%,我们认为高研发投入有助于继续保持公司在数字建筑行业的领先地位。 数字造价:传统造价收入超预期,电子政务等增值服务持续发力。2021年数字造价业务收入38.13亿元,同比增长36.64%,云还原后的营业收入43.53亿元,同比增长27.90%,传统造价收入12.52亿元,同比增长7.01%,其中造价云收入25.61亿元,同比增长58.09%,还原后的云收入31.01亿元,同比增长39.06%,造价总收入和传统造价收入高于我们预期(35.2亿元、8.0亿元),云收入和还原后的云收入略低于我们预期(27.2亿元、32.0亿元)。2021年数字造价业务为毛利率92.31%,同比降低1.86%,主要系电子政务业务增长,相应的采购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长较快所致。云收入细分来看,各业务均取得了较快增长,云计价收入9.24亿元,同比增长63.30%,云算量8.30亿元,同比增长61.33%,工程信息收入8.07亿元,同比增长49.04%;增值服务中,电子政务业务中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的运维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市场化清标产品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中标深圳智慧政务平台1.03亿元项目,实现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全覆盖。数字造价拥有极高毛利率,随着盗版用户转正、造价云产品覆盖率增加、增值业务的持续推进,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并为其他业务赋能。 数字施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毛利率短期承压。2021年数字施工业务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27.82%,略低于我们的预期(12.82亿元);毛利率为65.77%,同比减少6.30%,主要系业务增长以及解决方案业务占比增加,相应采购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长较快所致。新签合同额高速增长,服务客户数持续增加,截止至2021年底,数字施工项目级产品累计服务项目数突破5.5万个,累计服务客户超过5000家;2021年当年新增项目数1.6万个,新增客户1600家。数字施工业务能够使得建筑企业提质增效,在人口老龄化和建筑行业精细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数字施工业务的长期高增长潜力。 数字设计:整合鸿业科技卓有成效,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2021年数字设计业务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250.12%,高于我们预期(0.99亿元)。公司数字造价业务顺利整合鸿业科技,我们看好其未来高增长潜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评级。短期看,公司造价业务造血能力强,看好后续受益软件正版率提升与云转型完成后产品价格提升带来收入与利润规模持续快速增长。长期看,BIM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超300亿,复合增速超30%。面向蓝海市场,公司持续加大市场拓展与技术研发投入,短期承受现金流与毛利率等压力,为长期成长为BIM一体化平台型企业筑基。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71/13.49/17.35亿元,对应估值为60/43/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造价云转型不及预期;2.建筑业信息化发展不及预期;3.行业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