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弘业期货-豆粕:五论多空-220330

上传日期:2022-03-30 20:37:21 / 研报作者:陶朝辉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弘业期货-豆粕:五论多空-220330.pdf
大小:51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文本预览:

《弘业期货-豆粕:五论多空-22033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业期货-豆粕:五论多空-22033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三月现货豆粕强劲2022年3月,国内现货豆粕强劲,部分地区创出5500元/吨多的历史高价;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进口到港数量低,2022年3月中国进口大豆到港372万吨,去年同期是600万吨,另外2022年1月820万吨,2月497.9万吨,同比2021年1月到港879.75万吨(海关数据784.49),2月到港597.9万吨(海关556.19),一月和二月也低于上年同期;二是疫情封锁影响运输,特别是北方部分地区,豆粕提货和港口进口大豆提运受阻;三是豆油趋弱,使得油厂挺粕。

2、后期到港数量大然而,后期四月和五月进口大豆到港数量庞大且集中,据中国粮油商务网的船期数据,四月和五月预期到港900和950万吨,将超过上年同期的750万吨和1050万吨,集中的到港将大幅增加豆粕的供应,且考虑到豆粕的厂库交割的便利性,以及前期40%左右的油厂开机率,集中到港的进口大豆将对价格产生压力。

3、2021年以来的豆粕低库存状态2021年四季度以来,国内油厂现货豆粕库存呈现走低状态,且延续至今年至今,如下图1.对此,有人认为下游饲料行业以及养殖业的需求良好导致的低库存。

然,从2021年进口大豆同比的下滑数据以及油厂开机率(下图2)来看,豆粕供应端呈现出下降态势。

因此,单纯地认为需求增长是偏面的。

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油厂进口大豆出现下滑呢?不是说下游需求“旺盛”吗?如果对2021年以来的油厂盘面压榨利润进行一个分析,可以看到2021年以来油厂盘面榨利大部分时间是亏损的,2022年的情形也并没多大改观。

更严重的是3月份,美豆期价涨至历史高位,FOB升贴水报价也涨至190-200美分/蒲的高位,高价加上高升水使得进口大豆成本节节攀升。

进口成本大涨的结果就是油厂不得不考虑后期的进口风险,由于盘面榨利是亏损的,所以无法通过盘面来转嫁风险;实际上这也是2021年打多数时间的情形。

当然,从现货的压榨利润来看,油厂的利润是惊人的,3月份的榨利高达千元之多,因为大豆价格的步步上涨,当下的压榨的大豆的成本总是处于“低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