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成渝双城经济圈系列之一:总篇,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220328

《华西证券-成渝双城经济圈系列之一:总篇,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220328(4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成渝双城经济圈系列之一:总篇,成渝“双城记”,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级”-220328(40页).pdf(4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战略升级,政策发力更为明晰。 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两中心、两地”的战略定位精准契合了成渝地区的比较优势。 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已上升至和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家重要区域规划同等高度的战略层面,将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2021年10月纲领性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出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规划落实提供明确的方向。 成渝地区是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发展潜力大。 近年随着城镇化推进和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西移,成渝核心城市在经济总量、人口、消费、对外贸易等方面均有亮眼的表现。 2021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近7.4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5%,其中重庆、成都双核GDP位列全国第5位、第7位,社零总额位列全国第3位和第6位,消费能力领跑全国,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持续支撑工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但与此同时,成渝地区经济实力对比东部发达地区仍有差距,也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产业链分工协同程度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撑能力偏弱等短板,相关领域的补短板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工作的发力方向。 共下一盘棋,特色产业迎契机。 1)合力建设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目前成渝地区基础设施瓶颈依然明显,成渝地区将加快一体化交通、清洁能源、信息基础设施、车联网等方面建设以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 2)协同创新,推动优势产业集聚成群:成渝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双城经济圈的一体化建设将增强两地的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链融合互补,巩固其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的产业优势,错位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推动四川培育“新经济”动能,重庆构建起先进制造业集群。 3)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为契机,成渝两地将发挥其在文旅、美食、商贸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消费供给升级,激活多元化消费活力。 4)共建西部金融中心: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六部门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成渝地区的金融机构影响力、金融创新水平、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有望得到持续提升。 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反复;政策力度不及预期;企业盈利不及预期;海外黑天鹅事件(政治风险、主权评级下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