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小鹏汽车~W-9868.HK-2021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城市NGP落地-220329

《中信证券-小鹏汽车~W-9868.HK-2021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城市NGP落地-2203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小鹏汽车~W-9868.HK-2021年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期待城市NGP落地-2203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小鹏汽车发布21Q4业绩,营收环比+50%,由于产品矩阵中P7占比下降,21Q4毛利率环比-2.4pcts,业绩符合预期。 短期来看,我们认为无需对涨价后订单波动过度担忧,当前公司订单充足,P7、P5产销有继续爬升空间。 长期来看,公司坚持智能化初心,新车型有望提高竞争力和盈利水平。 均维持“买入”评级。 ▍财务:由于P7销量占比下降,21Q4毛利率环比-2.4pcts,符合预期。 2021Q4小鹏实现营收85.56亿元,同比+200%,环比+50%,单车收入20.5万元,(2021Q3:21.3万元);综合毛利率12.0%,同比增长4.57pcts,环比-2.4pcts;其中造车业务毛利10.9%,环比-2.7pcts,主要系因车型矩阵中P7占比下降所致。 2021Q4销售管理费用率环比减少3.3pcts,达到23.6%,研发费用率摊薄环比减少5.1pcts至17.0%。 21Q4公司Gaap和Non-Gaap净利润分别为-12.87/-11.98亿元(21Q3:-15.95/-14.92亿元)环比收窄,Non-Gaap单车净亏损收窄到-2.9万(21Q3:-5.8万),主要系因单车费用摊薄,和小鹏汇天股权增值带来的非经营性影响。 我们认为3月21日公司开启价格调整的效果,有望在Q2末开始反馈在报表层面,预计22H1公司毛利率企稳,到22H2毛利率有望在提价+G9上市的带动下获得提升。 ▍短期来看,3月涨价后,我们认为需求将在1-2个月左右回归正常,无需过度担忧短期订单波动。 2022年前三个月,经历了2次新能源车集中涨价,其中第一次是1月,各家车企涨价幅度较小,主要用来覆盖补贴退坡的影响;第二次涨价集中在3月,涨价幅度主要覆盖电池成本上涨。 2022年1月7日小鹏第一次宣布涨价后,经历了“抢装”需求带来的订单涌入,1月10日正式涨价后,订单回落,反映了需求的前置。 但是经过1-2个月的消化,到了2月底至3月上旬,小鹏的重新回到了21年12月旺季的订单水平。 因此我们认为,2022年3月公司第二次涨价,对需求的影响情况将与1月相似,即对3月的订单有积极的贡献,4月的需求一部分会被预支,但是如果拉长来看,一方面燃油车用车成本上升,另一方面EV市场和小鹏所面对的竞品全线涨价,因此我们认为在1-2个月的吸收消化后,4月底-5月公司的订单将回到较为正常的节奏中,市场无需为短期的订单波动过度担忧。 公司预计2022年P7月销峰值将突破1万辆,P5车型供应链稳定的情况下也将爬升到接近P7的月销水平。 ▍中长期:坚持智能化初心,新平台车型更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中长期毛利率目标25%。 智能化方面,公司在2021年业绩交流会上表示,XPilot3.5的城市NGP功能正在快速迭代,22Q2将完成技术开发;当前测试结果每百公里的人工接管次数大幅下降,当前城市NGP落地的技术难点基本扫除,公司计划完成高精地图审批后将分批逐步OTA城市NGP功能。 新车型方面,第四款车G9将在Q2展现更多的内饰、配置情况,计划于22Q3正式交付。 作为公司全新旗舰SUV,G9将搭载全新的Xpilot4智能辅助系统,在P5的XPilot3.5的基础上升级算力,实现更好的城市辅助驾驶能力。 此外业绩交流会上公司表示,2023年将有2款新车型,分别来自2个新的平台;新平台将在产品力和盈利能力方面获得升级,中长期毛利率目标达到25%。 风险因素:芯片、电池等供给不足;车型涨价带来需求持续不及预期;消费者软件付费意愿低于预期;自动驾驶能力提升和功能落地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市场无风险利率上行引发高估值股票估值下修▍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销量预测为20万辆,维持2025年60万量的销量预测。 特斯拉当前对应2022年11倍PS;考虑到市场风格,给予公司2022年6倍PS,对应美股(XPEV)50美元目标价,港股(09868.HK)196港元目标价。 公司目前在本土化研发、行驶数据、算法积累等方面都有身位的领先,我们认为公司有望率先拿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入场券。 美股、港股均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