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Q1业绩预告点评:负极扩产进入投产高峰期,硅碳负极出货可期-220329

《浙商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Q1业绩预告点评:负极扩产进入投产高峰期,硅碳负极出货可期-220329(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杉杉股份-600884-2022Q1业绩预告点评:负极扩产进入投产高峰期,硅碳负极出货可期-220329(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2022Q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5亿元至8.5亿元,同比增长148%至181%。 投资要点新能源汽车需求景气、偏光片贡献利润和投资收益共促业绩大增2022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48%至181%,主要受益于:1)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高,持续带动负极材料需求;2)2021年2月1日合并的偏光片业务贡献业绩;3)出售湖南永杉锂业100%股权取得相应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为5.6亿元至6.0亿元,同比增长99%至113%。 公司此前披露2022年1至2月营收约32.14亿元,同比增长约44%;归母净利润约5.66亿元,同比增长约313%,总体看2022年业绩增长实现开门红。 负极产能扩张进入投产高峰期,石墨化自供率提升公司现有满产产能超10万吨,目前内蒙基地一期4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已投产,二期6万吨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四川眉山基地拟新建20万吨一体化项目,其中一期10万吨产能已于2022年1月开工。 预计到2023年公司新增产能全部释放,总产能达30万吨。 在产业链安全方面,公司新建产线均配套石墨化产线,自供率和生产效益有望提升;公司与国内炼油骨干企业锦州石化深度绑定,保障针状焦供应。 硅碳负极出货可期,剥离正极聚焦负极和偏光片公司硅氧负极走在行业前列,产品具备致密稳定的结构、低膨胀和长循环稳定性等优点,已在消费类市场实现批量应用,在动力电池领域已通过评测在送样,2021年公司硅氧负极混品出货量在百吨级别,同时4680电池相关材料正在送样,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2021年转让杉杉能源控股权至巴斯夫,2022年初公告出售永杉锂业100%股权,逐步实现正极材料业务剥离,重新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 根据股权激励考核要求,以2021年为基数,2022-2025年偏光片净利润增长分别为14%/30%/50%/67%;负极净利润增长分别为65%/165%/300%/450%,公司的发展信心充足。 盈利预测及估值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锂电材料供应商,积极布局LCD偏光片业务。 我们预计21-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04、32.22、42.17亿元,对应21-23年EPS分别为1.50、1.50、1.9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18、14倍。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及石墨化环节价格变动、新能源汽车销量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