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

上传日期:2022-03-29 15:24:13 / 研报作者:杨业伟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pdf
大小:49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固定收益点评:同业存单利率上升的真假原因-220329(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同业存单利率上升明显,1年期AAA同业存单利率从2月初2.4%左右的低点上升至目前的2.6%附近。

对存单利率的上升,存在较多种解释,信贷需求增加、配置资金不足以及供给压力上升都被认为是存单利率上升的原因,那么哪些原因是真原因,哪些是假原因呢,我们将进行分析,并基于此对未来存单利率走势给出预判。

经验数据显示,信贷需求并非驱动存单利率变化的原因。

部分观点认为信贷需求的增加驱动了近期存单利率的上升。

然而事实上,以往存单利率变化节奏与信贷投放情况并不一致,经验数据不支持此论断。

例如2020年10-11月存单利率持续攀升的过程中,信贷同比增量实际上是下降的。

而去年12月信贷收缩时,同业存单利率却反而有所回升。

今年1月信贷放量存单利率却显著下降。

因而,经验数据来显示同业存单利率和信贷投放并无明显相关关系。

另一方面,目前信贷需求并不强,信贷投放依然偏弱。

相对于同业存单,票据利率是能够更为有效的反映信贷投放情况的短端利率指标。

虽然近一周利率有所攀升,但主要是由于季末资金价格季节性收紧。

今年票据利率绝对水平依然低于往年,季节性上升幅度与往年相当。

显示信贷需求依然疲弱。

在疫情冲击压力之下,短期信贷依然承压。

真实原因一:春节之后央行操作相对审慎,存单供给压力不减。

春节前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形成了非常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而春节后央行资金投放节奏回落。

春节后,央行累计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9100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多回笼4800亿元。

3月份以来央行累计净回笼6200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回笼近6000亿元。

央行在春节后操作审慎,意味着市场资金供给减少,部分中小行就需要加大存单发行量来弥补资金缺口,导致存单供给量上升。

春节以来同业存单累计净融资9452亿元,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央行操作审慎,以及存单供给继续释放,一定程度上推升了存单利率。

真实原因二:央行降息预期阶段性落空,以及外部利率上升,降低了存单利率下行预期和动力。

1月份央行降息之后,市场对央行继续降息预期攀升,因而存单利率大幅度低于1年期MLF利率。

1月下旬1年期AAA存单利率下降至2.4%的低位,低于1年期MLF利率45bps左右。

而春节后MLF降息预期并未兑现,2月和3月央行都未调降MLF利率。

虽然这并不意味着降息窗口关闭,但毕竟降息并未兑现,降息预期也随之有所降温。

另外,美联储加息预期显著攀升,导致外部利率大幅上升,目前中美10年国债利差已经收至历史低位,3年期国债利差已经倒挂,市场担忧外部利率上升对国内货币宽松形成约束。

而这也约束了存单利率下行的空间。

真实原因三:而从机构行为来看,赎回压力下高流动性资产被售卖也是存单利率上升的原因。

从二级市场现券交易数据来看,3月以来银行理财和非货币基金减持存单规模明显增加。

2月银行理财增持同业存单866亿元,但3月却减持136亿元,特别是3月7日以来,日均减持规模在近40亿元。

而非货币基金同样在2月增持251亿元同业存单,在3月减持267亿元。

理财和非货币基金减持同业存单,推测主要是因为近期资本市场下跌导致这些产品净值回撤甚至破净,产生了相应的赎回压力。

赎回压力之下,高流动性的同业存单先被卖出,进而导致存单利率上行。

存单利率不存在继续上升基础,如若央行降息,下行空间将再度打开。

虽然近期央行相对审慎的操作、部分资管产品赎回压力上升等因素导致存单利率上升。

但考虑到疲弱的基本面,央行不具备收紧货币的基础,流动性将继续保持充裕。

而理财等资管产品数据压力主要原因股市下跌和长端债券调整,而同业存单只是因为具备较好的流动性才被减持,这意味着这种减持不具备可持续性。

因而在短期冲击退出之后,同业存单收益稳定的特点将凸显,特别是对能够摊余成本法计价的现金管理类产品来说。

因而目前存单利率不具备继续上升基础。

而当前经济压力之下,央行降息窗口并未关闭。

虽然外部利率攀升,中美利差接近历史低位,但我们货币政策以内为主,同时汇率并未出现明显贬值压力,因而经济压力之下央行依然存在降息可能。

如若央行再度降息,存单利率下行空间将打开风险提示:疫情发展超预期,货币政策超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