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融证券-7月宏观政策月报:全面降准释放政策微调信号,美联储维持宽松但离Taper再进一步-210730

《国融证券-7月宏观政策月报:全面降准释放政策微调信号,美联储维持宽松但离Taper再进一步-210730(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融证券-7月宏观政策月报:全面降准释放政策微调信号,美联储维持宽松但离Taper再进一步-210730(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货币政策:7月货币合理充裕,较预期宽松,预计后续仍维持中性偏松;信用收紧尚未结束,地产及地方政府债务高压将加速融资回落。 (1)国常会上指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央行降准后发布会指出,此次降准的目的是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坚持正常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可以看出,货币政策在“稳”的基础上,更强调有效性。 (2)货币政策维稳,信用收紧放缓。 货币方面,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短期资金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长期资金利率有所下滑。 信用方面,表外融资及居民中长贷为主要拖累,但整体信用收紧趋势有所放缓;另一方面,维持对中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 信用方面仍维持总量收紧、结构有松有紧的政策倾向。 (3)目前来看,货币政策仍以稳为主,降准是为了对冲7月MLF到期量及税期高峰,但全面降准仍释放政策微调信号。 未来几月,房地产、地方隐形债务和表外融资等领域延续收紧,信用收紧尚未结束,但社融降幅趋于平稳。 维持货币政策维持“稳货币+紧信用”判断,在经济增长压力不大的窗口期下,监管不断加强,调结构和防风险力度或会超预期,密切关注7月政治局会议。 财政政策:严格控制地方债务,城投债及专项债融资再次放缓,下半年地方专项债或将有所发力。 (1)银保监会出新规严控地方政府隐形债务。 同时财政部印发通知,强调要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提高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 同时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及增加住房租赁企业税收减免。 财政政策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2)执行层面,今年6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1.66%,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9.5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7.63%,其中地方支出同比增长8.49%。 财政支出有所增长。 6月地方专项债净融资额为3157.4亿元,7月净融资额为2721.5亿元,同时城投债净融资也有所放缓。 (3)整体来看,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减税降费支持中小微企业,同时调控地产和严控地方债务,7月份地方政府债发行较6月放缓,但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提升,预计财政将发力支撑经济,财政政策将持续保持提质增效。 地产政策:推出二手房参考价等诸多新举措,保障租赁租房供给。 (1)国办指出,明确保障性租赁住房主要解决符合条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困难问题。 韩正再次强调要坚决查处房地产乱像。 住建部等8部门表示,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房地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房地产延续高压调控及保障租赁住房供给。 (2)近一月来,无锡、深圳、宁波、成都、西安和绍兴建立二手住房成交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同时今年上半年以来,北京、上海、深圳等15地相继对学区房炒作作出规定。 (3)观察高频数据,7月份30大中城市周度商品房成交面积出现较大幅度放缓,整个商品房销售面积也不断下滑,房地产销售下滑趋势已形成。 后续来看,随着政策持续高压,销售面积及拿地速度放缓,地产景气度有所下降,将更加注重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注重防范风险。 基建政策: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 (1)发改委指出要做好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投资建设。 工信部等三部门,鼓励企业抓住海外数字基础设施市场机遇,投资建设陆海光缆、宽带网络、卫星通信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 (2)执行层面,7月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4033.4亿元,预计下半年将增加发债规模。 (3)后续来看,政府工作中心将主要放在新基建,随着下半年经济增速下行,财政支出及发债将提速支撑经济,基建投资后续或有一定回升,但由于缺少对接项目,也难大超预期。 海外政策:美国疫情有所升温,但经济如期开放;基建取得进展,货币政策维持宽松,离Taper更进一步。 (1)疫情方面,受“德尔塔”变异毒株影响新增确诊反弹,但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重症率及死亡率维持低位,美国淡化疫情影响,经济如期开放。 财政方面,拜登提议的1.2万亿美元基建法案,目前来看逐渐消除了一些一直阻碍协议达成的问题,但交通资金、宽带政策仍然是障碍,预计将很快达成一致。 货币方面,议息会议表示,美国通胀虽持续超预期,但只是局部通胀不具有持续性,同时就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经济虽有进展,但并达到联储目标,短期仍维持宽松政策不变。 但美联储淡化了疫情对经济复苏的影响,虽然经济放缓仍对经济恢复表示信心,设立了两个常设回购协议工具――SRF和FIMA,或为防止Taper后流动性紧张提前做出缓冲。 整体来看,美联储鹰派意味增强。 (2)欧洲方面,维持宽松政策,但修改了利率前瞻指引,这意味着欧央行增强了对通胀的容忍度。 (3)后续来看,需警惕疫情持续对就业的影响,同时美联储鹰派意味不断加强叠加经济放缓,市场预期波动有所扩大,美元指数有所反弹,美债收益率波动有所扩大,全球资产处于大幅波动时期。 风险提示:1.美国经济恢复快速放缓;2.美联储突然收紧;3.疫情反弹超预期;4.中美关系恶化持续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