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绿城服务-2869.HK-2021年业绩点评:品质服务,更进一步-220328

《中信证券-绿城服务-2869.HK-2021年业绩点评:品质服务,更进一步-2203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绿城服务-2869.HK-2021年业绩点评:品质服务,更进一步-2203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管面积超过3亿平米,稳居行业龙头之列。 公司保有庞大的储备面积,未来增长确定性较高。 我们期待公司在更好的竞争环境下加速外拓,以更成熟的园区服务体系推动业绩增长,也能加强和绿城中国的合作互动。 ▍业绩稳定增长,收入格局改善。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125.7亿元,同比增长24.3%,实现股东应占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19.1%。 2021年末,公司在管面积为3.0亿平米,同比增长21.4%,储备面积3.5亿平米,同比增长22.3%。 公司收入中,基础服务、园区服务、咨询服务的占比为61.8%、22.6%、15.6%,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维持品质和规模的平衡,且预计未来拓展竞争压力下降。 公司内生增长能力强,2021年外拓面积1.3亿平米,同比增长32.4%,新签项目年合同额45.1亿元,同比增长38.9%。 不过,公司中标率、续约率和收缴率都在2021年略有下降,这似乎说明,持续放大规模和提价,尤其是激烈的市场竞争,正在导致公司品牌优势动摇。 但2021年下半年行业竞争格局又发生重大变化,一大批缺乏独立性,依托母公司支持的中型民营物业管理企业结束了狂飙突进,人才储备和外拓意愿一落千丈,这又使得公司2022年所处的环境有所改善。 ▍园区服务日益成熟,盈利能力较为稳固。 公司2021年园区服务实现收入28.4亿元,同比增长30.3%。 其中园区产品和服务、文化教育服务的增长都超过40%。 公司在不同区域、部分业务线分别采用自营、合作、导流等不同合作方式,最大化提升客户体验,实现商业价值。 我们认为,公司是最早提出从物业管理向生活服务进军,并在战略上构筑完成园区服务版图的企业,这一策略符合政策要求,也积累了业务团队基础。 ▍期待公司发挥独立性优势,也期待公司加强和绿城中国的合作。 一方面,公司和绿城中国并非同一实控人,历史渊源之下共享绿城品牌。 公司绝不会存在账面自有资金被任何开发企业挪用的问题,有望凭借超过40亿货币资金,在弱市中并购优质资产,且有能力保持很高的派息率(2021年派息率水平就有所提升)。 但另一方面,我们也期待公司强化和绿城中国的协同。 绿城中国正聚焦核心高能级城市,持续增加市场份额。 尽管绿城中国所开发面积只占绿城服务在管面积的16.2%,但绿城中国日益提升的开发实力,产品主义的坚持,也是绿城品牌得以持续增辉的关键。 我们从不认为,绿城品牌可以脱离开发业务而存在。 我们期待看到公司和绿城中国开展更紧密合作,并针对绿城中国所开发项目提供品质更佳的服务。 只有绿城系产品交付和售后服务本身有口皆碑,公司的持续外拓,规模扩张,提价增利,才有可能实现。 宋卫平先生是绿城中国重要股东,相信公司存在和绿城中国更紧密协同的基础。 ▍风险因素:局部疫情反复可能影响公司文化教育等业务板块盈利能力;公司咨询服务板块的业务收入可能受房地产开发周期影响。 投资建议。 公司2021年业绩稳健增长,在管面积超过3亿平米,仍稳居行业龙头之列。 公司保有庞大的储备面积,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 尽管局部疫情反复和房地产开发周期,可能导致一些项目延迟交付,但公司有望实现业务良性发展。 根据最新的项目交付节奏,我们微调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为0.32/0.40/0.49元(原预测2022/23为0.34/0.41元),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25倍PE,合9.90港元/股目标价(公司当前股价7.20港元),维持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