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商汤~W-0020.HK-SenseCore大装置助力AI模型规模化落地-220326

《信达证券-商汤~W-0020.HK-SenseCore大装置助力AI模型规模化落地-22032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商汤~W-0020.HK-SenseCore大装置助力AI模型规模化落地-22032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商汤(0020.HK)于2022年3月25日(北京时间)发布2021年度全年业绩报告。 点评:聚焦四大垂直应用场景,整体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2021年商汤营收47.00亿元,同比增长36.4%,彭博一致预期为46.90亿元,略超市场预期;营业利润为-37.30亿元,彭博一致预期为-50.00亿元,超市场预期;归母净利润为-171.42亿元,彭博一致预期为-271.30亿元,略超市场预期,亏损主要系公司的研发投入增加以及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由于公司的首次公开发售已于2021年末完成,公司预期2022年不会进一步确认任何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公允价值损益;经调整经营净亏损14.18亿元,同比扩大61.5%。 智慧商业同比增长31.8%至20亿元;智慧商业的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848名增加至2021年的922名,涵盖能源管理、工业制造、基础设施运维、物流、交通、园区管理、零售、金融、电信等行业。 企业方舟平台可提供13,000多种AI模型,单客戶收入提高21.3%;智慧城市收入同比增长56.5%至21亿元;截至2021年底,已有140个城市部署了城市方舟,同比增长了48.9%,其中15个超千万人口的城市及4个海外城市,截至2021年底,城市方舟搭载的AI模型数增加至22,425个,同比增长156%。 智慧生活收入同比下降4.4%至4亿元;公司2021年将手机板块的业务模式进行了转型。 结合AI传感器、AIISP芯片、及SDK形成三位一体,商业模式也由SDK许可费转为AI传感器的IP授权费及ISP芯片销售。 2021年交付了四款AI传感器。 智能汽车收入同比增长16.2%至1.8亿元;2021年签约合作车企客户超过30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累计前装定点数量达到了2,300万台,覆盖未来5年内量产的60多款车型。 基础设施SenseCore大装置助力AI模型规模化落地。 Sensecore作为商汤技术路线布局和商业化的核心平台,集算力、算法和开发平台一体化的智能基础设施,持续改善AI模型生产质量效率,降低AI模型的生产成本。 截至2021年底,商汤23个投入使用的超算集群算力为每秒1.17exaflops;2022年1月上海临港超算中心已启用,SenseCore算力峰值可达4.91exaflops;截至2021年底,商用的人工智能模型数达到34,000个,同比增长了152%(2020年底13,000个)。 研发人员每人年均生产的商用模型数相较于2020年提高72%,2019/2020/2021年研发人员每人年均生产的商用模型数分别为0.44/3.45/5.94个。 SenseCore大装置支撑了商汤的AI技术在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四大板块的规模化落地,商用的AI模型数增加,带动了单客户的付费金额同比提高26%。 计算视觉市场位列第一,上海AIDC启用将加速AIaaS模式的商业化落地。 根据沙利文报告,2020年-2025年中国AI软件市场将实现41.5%的年化增长率,2025年规模将达到1,671亿元。 根据沙利文沙发布的《2021年中国计算机视觉市场报告》,商汤在计算机视觉领导者象限中位列第一。 上海临港的AIDC启用后,为下游产业、科研等提供AI-as-a-Service的智能计算服务,不仅提高了AI技术在下游行业中的生产力和渗透效率,也可以通过基于SenseCore的AI-as-aService模式,进一步加速定制化生产AI模型和提供综合算力这一商业模型的落地。 投资建议:公司通过SenseCore大装置有望逐步降低AI模型的生产成本,实现AI模型生产的规模经济,经营杠杆改善,经调整净亏损有望收窄。 上海临港的AIDC启用后,AI-as-a-Service模式有望实现商业化加速。 同时,公司在计算机视觉AI领域保持龙头地位,具备一定的标的稀缺性和溢价空间。 Bloomberg一致预期商汤22-23年总营收分别为65.95/91.7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17.82/13.3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32x/23x,建议密切关注。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监管风险;持续亏损及回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