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1年年报点评:下半年亏损扩大,期待国际线松动-220326

《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1年年报点评:下半年亏损扩大,期待国际线松动-2203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北京首都机场股份-0694.HK-2021年年报点评:下半年亏损扩大,期待国际线松动-2203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H2亏损环比扩大4.4亿,或主要由于下半年疫情散发增加导致收入端环比减少1.5亿,同时疫情防控叠加冬奥会安保导致成本费用环比增加4.6亿所致。 2021年公司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修复表现为前高后低,预计2022Q1国内线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降幅15%~25%。 机场基本面修复尚赖国际客流复苏,大兴转场可看作公司的第三次产能投放,带来旅客结构调优的机遇,期待国际线松动信号。 ▍2021年公司净利润亏损同比增长4.0%至21.2亿,出于审慎原则下半年免税收入确认3364万,期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压制的出行需求及消费快速修复。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6.8%至33.4亿,净利润亏损同比增长4.0%至21.2亿。 其中下半年亏损环比扩大4.4亿,或主要由于下半年疫情散发增加导致收入端环比减少1.5亿,同时疫情防控需求叠加冬奥会安保导致成本费用环比增加4.6亿。 2021H2航空性收入同比下降11.3%至6.4亿,非航收入同比增长8.6%至9.5亿,主要受益于根据新签合同及经营管理目的部分收入归类至新项——资源使用费的增加。 2021H2特许经营收入同比下降16.3%至3.9亿,其中出于审慎原则确认免税收入3364万,主要受下半年国际旅客吞吐量仅为2019年同期1.8%左右的影响,期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压制的出行需求及消费快速修复。 ▍2021年公司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修复表现为前高后低,预计2022Q1国内线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降幅15%~25%。 出于审慎原则2021年按照免税销售额提成确认收入,2021年免税收入公司与免税经营商谈判尚在进行中。 2021年公司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分别同比+2.3%、-5.4%,结构分布表现为前高后低,下半年国内线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环比下降14.6%、21.9%。 2022年1~2月公司国内线(含港澳台地区)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1.8%/9.4%,3月以来奥密克戎散发超预期压制出行修复,预计Q1国内线飞机起降架次及旅客吞吐量同比降幅15%~25%,期待精准防控深入推进、出行需求拐点尽快到来。 零容忍防疫政策、北京特殊政治经济定位叠加冬奥会,导致2021年国际旅客吞吐量仅为2019年同期2%左右,全年免税收入同比下降71.8%至5502万。 出于审慎原则2021年免税收入暂时按照销售额提成确认,关于2021年度最终的免税收入,公司与免税经营商谈判尚在进行中。 ▍2020年2月11日-2021年2月10日合同段免税租金2.8亿,航空安全及保卫费及折旧构成2021年成本端主要增量。 2021年10月公司公告与中免谈判结果,2020年2月11日-2021年2月10日合同段免税租金2.8亿,2020年报公司按谨慎原则计提免税收入1.9亿,预计差额将在后续入账。 公司2021年经营费用整体同比增长1.3%,其中航空安全及保卫费同比增长28.4%至9.2亿,主要由于疫情防控、人工薪酬及北京冬奥会保障等相关投入增加,叠加折旧及摊销同比+6.1%,构成成本端主要增量。 同期修理及维护、员工费用同比-4.7%、+2.1%,未来公司计划与集团协作在收入承压阶段细化资金管控、降本增效。 ▍2023年有望迎来国际线明显修复,远期出境客占比有望升至35%,北京首都机场或迎来5年业绩成长期。 期待本轮国内疫情拐点出现后内线需求的快速修复,疫情前2019年全国人均乘机次数仅0.47,我们预计航空渗透率仍存1倍以上空间,公司作为第一国门率先受益。 大兴转场可看作公司的第三次产能投放,带来旅客结构调优的机遇,预计2022年下半年国际线有望松动,2023年公司国际客或恢复至2019年70%左右水平,至2025年出境客吞吐量CAGR超过10%,远期国际客占比或达到35%,带来免税等非航业务的成长。 国航基地航司地位进一步巩固,2021年夏秋航季份额占比65.2%,与公司深度绑定,或开启公司长达5年的业绩成长期,释放旅客结构优化的α。 ▍风险因素:免税销售额恢复不达预期;时刻放量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等。 ▍投资建议:2021年公司净利润亏损同比增长4.0%至21.1亿,其中下半年亏损环比扩大4.4亿,或主要由于下半年疫情散发增加导致收入端环比减少1.5亿,同时疫情防控叠加冬奥会安全保障导致成本费用环比增加4.6亿,期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压制的出行需求及消费快速修复。 大兴转场可看作公司的第三次产能投放,带来旅客结构调优的机遇,预计2022H2国际线有望松动、后疫情时代成长渐显。 出于审慎原则2021年免税收入暂时按照销售额提成确认,关于2021年度最终的免税收入,公司与免税经营商谈判尚在进行中。 根据公司业绩数据,我们下调公司2022/23/24年EPS预测至-0.19/0.33/0.53元(原预测2022/23年0.23/0.40元,2024年为新增),伴随客流结构调优以及旅客量恢复,2025年公司出入境旅客占比或达到35%,我们预计有望实现约110亿收入,净利润或超30亿,按照疫情前5年估值中枢16~17X,保守估计一年的合理目标市值为400亿港币,对应目标价7.5港币,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