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城投对外担保梳理(债券篇)-210730

《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城投对外担保梳理(债券篇)-21073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固定收益专题报告:城投对外担保梳理(债券篇)-210730(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城投企业对外担保一直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问题,截至2021年7月20日,我们将存续信用债的担保人与发行城投债的企业进行匹配,共有514家城投债发行人对822家企业发行的1597只债券进行担保,被担保债券余额为10861.42亿元。 为债券担保的城投债发行人及被担保企业主体评级整体不高。 交易所私募债是城投企业对外担保的重要债券品种;被担保债券主体评级主要集中在AA评级;行业分布以城投、基础建设行业为主。 为债券担保的城投债发行人主体评级以中低等级为主;对外担保率整体以20%为中心,分布范围较大;行政级别越低,平均对外担保率越高,县及县级市城投企业对外担保率居于首位;江苏、北京、吉林对外担保率排名前三。 为债券担保的城投企业和被担保主体盈利能力一般且债务负担偏重。 部分为债券担保的城投企业自身债务负担较重,即期偿付压力大,EBITDA对有息负债的覆盖能力较弱,加之被担保企业沉重的债务负担,城投企业存在一定的偿债风险。 城投企业对外担保债券存在风险的根源在于所担保债券发行主体的偿债资金链断裂。 对于市场化经营、自身有较强盈利能力的发债企业,需要关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稳定性,并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如行业因素等;对于依赖政府支持的城投企业,需要充分考察地方政府对城投的支持能力和支持意愿。 对于对外担保率较高、盈利能力不佳、债务负担较重、自身及担保债券偿债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城投企业需要给予关注。 城投企业互相担保增加区域系统性风险。 城投企业不仅对外担保城投债,其自身发行的债券又被其他城投企业担保,这种担保关系的连环性会增加代偿风险的积聚,容易引发区域系统性风险。 被担保债券中,有172个城投企业发行的482只城投债被其他城投企业担保,且4家城投企业互相担保,多家城投企业连环或多层担保情况也不少。 城投企业为民企担保增加其代偿风险。 部分城投企业会在政府引导下为当地民营企业提供担保,但民营企业相对于国企抗风险能力较弱。 2018年以来,民企违约潮持续,融资渠道收紧进一步加速暴露民营企业的信用风险,城投企业为信用资质较弱的民企提供担保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其自身的代偿风险。 城投企业分化带来的偿债风险。 地方隐性债务管控趋严,城投企业各融资渠道有所收紧,信用分化加剧。 2021年4月,国务院5号文要求清理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沪深交易所对城投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审核趋严,预计未来城投区域之间分化将会进一步加剧,需防范城投尾部风险。 城投债投资需结合地区经济环境、债务管控措施以及城投定位等因素进行选择。 风险提示事件:数据提取失误;地方债务严监管导致地方政府对城投公司支持减弱;城投公司信用资质明显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