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pdf
大小:91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

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氢能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题:氢能地位提升,应用蓝图初现-220325(25页).pdf(2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氢能被确定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改善行业发展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行业量化发展目标稳健,制度、标准也有望渐趋完善,产业“游戏规则”和激励机制更加明确。

我们建议继续关注各子产业链具备先发优势及技术优势的公司。

▍规划亮点之一:氢能产业地位提升,定位更为明确。

国家发改委3月23日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对行业定位而言,规划提出将氢能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高效利用的重要载体以及大规模、长周期储能的优势,促进形成多元互补融合的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同时,规划提出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这些提法中,相对于之前将“氢气”作为工业危化品进行管理,氢能地位有了明显提升,有助于强化投资者对氢能产业发展信心,提振产业长期预期。

▍规划亮点之二:量化目标稳健,可再生能源制氢目标超预期。

规划对产业链部分环节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至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CO2减排100~200万吨/年。

我们认为,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的目标较为稳健,对“绿氢”的规划略超预期,因为之前市场普遍认为绿氢成本实现平价是在2030年,之后“绿氢”才会大规模上量。

在产业中长期规划及“双碳”目标的激励下,我们预计地方政府和国企也会加快推进氢能车量的采购和“减碳”应用的落地,预计燃料电池车2022年新增量有望达到8000~10000辆的水平,乐观预期2025年保有量可达到9~10万辆的规模。

2025年绿氢产量目标对应的电解槽需求大约2.5GW,相关产值有望接近百亿元。

▍规划亮点之三:应用场景丰富多元。

规划中提出四大应用方向,1)氢能车领域“有序推进”,主要以推广氢能商用车型为主,在车辆领域,氢能将是锂电的补充。

2)储能领域“发挥氢能调节周期长、储能容量大的优势”,打造“风光氢储”一体化,“探索氢能跨能源网络协同优化潜力”,未来氢能更多扮演的是能源灵活转换载体的角色。

3)推广氢能在分布式能源领域的应用,在可再生能源基地,探索以燃料电池为基础的发电调峰技术研发与示范。

4)“探索氢能在工业生产中作为高品质热源的应用,扩大工业领域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应用规模”,未来氢能将在工业减碳中发挥关键作用,是“碳中和”不可缺少的一环。

▍风险因素:关键技术进展缓慢;产业支持政策落地低于预期。

▍投资策略。

中长期规划明确了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利于提振市场对行业长期发展的信心;也勾勒出了未来产业发展图景,汽车领域锂电与氢电有望实现互补;储能、分布式能源以及工业减碳领域,氢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双碳”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能源。

我们建议关注符合产业规划预期、在相关环节积极布局、有先发优势的公司:燃料电池电堆、系统相关的亿华通、雄韬股份,全产业链布局的美锦能源、东方电气,氢能重卡领域的潍柴动力,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领域相关的东岳集团、泛亚微透,在储运设备环节相关的京城股份、雪人股份、冰轮环境、富瑞特装,绿氢生产和应用相关的宝丰能源。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