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

上传日期:2022-03-24 21:52:57 / 研报作者:邓轲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pdf
大小:178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

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4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氢能新材料行业深度: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未来可期-220323(48页).pdf(4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点评: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首次提出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标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到2030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有力支撑碳达峰目标实现。

到2035年,形成氢能多元应用生态,可再生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明显提升。

这标志着我国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到新的阶段。

投资要点政策引导需求爆发,正向循环有望开启。

在国家层面强调自主可控、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一系列扶持氢能产业各环节。

国内氢能需求将在政策刺激下快速增加,预计到205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同时根据IEA预测,全球燃料电池、能源发电以及合成燃料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将从2020年合计不到0.06%提升至总需求的56.6%。

迅速增长的需求和内部结构的变动牵引着国产氢能新材料快速发展,有望开启国产化替代进程。

同时,国产化率的提高将有效降低相关新材料的价格,提升氢能应用的经济性,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开启正向循环;质子交换膜产业快速发展。

质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和水电解装置的核心部件,占生产成本的15%以上。

由于存在技术、资质、环保和资金等诸多壁垒,目前国内有能力生产全氟质子交换膜的企业较少。

近两年随着需求的增加,相关企业对于质子交换膜的产能规划更加积极。

与此同时,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在成本控制、寿命以及产品性能上缩小了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

与此同时,下游需求快速增长将有力支撑质子交换膜产业的发展,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25年,质子交换膜的国内总需求将达到250万平米,CAGR63.5%。

供给端有限的情况下,国内质子交换膜行业将维持高景气度,增量市场下,行业内有相关技术储备和产能规划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储氢用碳纤维未来可期。

相较于传统钢瓶储氢,新型高强度碳纤维储氢瓶克服了氢脆问题,大大提高了安全性,同时降低了重量,成为燃料电池汽车重要的储氢工具。

由于储氢瓶属于特种装备,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因此碳纤维储氢瓶中使用的是T700级的高端碳纤维,占总成本的比例超过60%。

高端碳纤维供应受到技术、资质、资金等诸多因素影响,因此集中于头部企业,竞争格局稳定,相关企业提前布局,将最大程度在行业快速发展期获益。

随着储氢瓶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碳纤维单位用量的提升,储氢用碳纤维的需求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计到2025年,储氢用碳纤维需求量将超过3.4万吨,CAGR60.3%。

高端碳纤维自身行业壁垒限制了其扩产能力,未来几年储氢用碳纤维的紧缺情况将继续维持,有能力提供大规模高性能碳纤维的厂商将获得更多的议价能力;投资建议:从国家整体能源结构和具体应用领域来看,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前期。

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氢能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期,全产业链积极扩张。

做好充分规划的头部企业,将是产业扩容阶段的直接受益者。

同时吸取过去技术专利受制于人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应该重视氢能基础材料的发展情况,关注长期从事氢能新材料研发、技术自主可控的龙头企业。

因此,在投资过程中,具有技术资质壁垒、产能成长性的氢能新材料企业应当重点关注。

终端需求增量市场下,具有产业链协同效应的质子交换膜生产企业将脱颖而出,推荐标的:东岳集团(直接或间接持有东岳未来34.2%的股权)、东材科技等;碳纤维缠绕储氢瓶需求抬升背景下,关注拥有大规模高端碳纤维交付能力的龙头企业发展,推荐标的:光威复材、中复神鹰、恒神股份、中材科技等。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抬升风险;募投项目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增长与国产化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