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亿华通~U-688339-深度跟踪报告:产业化有望超预期,管理层增持彰显信心-220324

《中信证券-亿华通~U-688339-深度跟踪报告:产业化有望超预期,管理层增持彰显信心-220324(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亿华通~U-688339-深度跟踪报告:产业化有望超预期,管理层增持彰显信心-220324(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随着第一批3+2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落地,第二批示范城市群的申请有望启动,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时叠加燃料电池八大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规模化+国产化加速降本,经济性开始凸显,产业化提速。 2021年公司谨慎计提坏账,利空出尽2022年将轻装上阵。 管理层增持彰显信心。 我们认为公司即将进入成长快车道。 维持“买入”评级,继续推荐。 ▍氢能顶层设计落地,国内仍有城市群具备产业基础和示范意愿,第二批示范城市群有望启动。 2022年3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顶层设计落地打开发展空间。 京津冀、上海、广东、河南、河北入选第一批示范城市群,第二批示范城市群如川渝地区、湖北省有望启动,2025年保有量目标有望夯实。 在地方出台规划和各类利好政策的条件下,燃料电池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企业销量和营收有望超预期增长。 ▍国产化+规模化持续推进降本,产品经济性开始凸显。 2017开始,国产化持续深入,企业向上游材料有所延伸,依次实现了系统集成、电堆、辅助系统以及膜电极的投产,目前核心零部件已国产化。 燃料电池是资源平滑型产品,国产化+规模化驱动产品降本。 降本路径清晰,空间巨大。 2016-2019年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实现629辆到2737辆的增长,燃料电池每kW的系统成本快速从17,000元/kW下降到4,400元/kW。 我们预计2025年单kW成本有望降至2000元,产品经济性开始凸显。 ▍产品持续迭代,覆盖全面应用场景。 亿华通产品迭代加速,性能和应用引领行业。 公司现有产品稳定市场基本盘,产品质量功率密度、低温启动能力和系统峰值效率均处在世界领先水平。 目前已形成40-150kW的完善产品矩阵,覆盖轻卡、环卫车、客车、重卡等场景,其中搭载公司150kW的大巴车在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圆满完成任务,体现公司过硬的产品品质。 另外,高功率240kW与新一代400kW产品不断拓宽轨交、船舶等应用场景。 ▍2021年收入确认推迟+谨慎计提坏账,2022年将轻装上阵。 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2021年营收6.3亿元,同比+10%。 公司排产策略为“以销定产”,生产周期15天,2021年公司燃料电池系统产量分别789台和543台,产销率低于70%,而2019年、2018年产销率高于80%。 因此我们认为公司2021年营收受到收入确认跨期的影响,实际经营情况要好于报表数据。 同时,公司谨慎计提坏账,2022年将轻装上阵。 因信用违约影响,2019年至2021Q3公司对两大客户累计计提坏账2亿元。 计提坏账、收入确认跨期为2022年增长夯实基础。 公司管理层增持公司股票,充分彰显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 ▍风险因素: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公司技术升级不及预期;成本下降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进展不及预期;氢气降本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随着第一批3+2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落地,第二批示范城市群的申请有望启动,燃料电池市场规模有望扩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同时叠加燃料电池八大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规模化+国产化加速降本,经济性开始凸显,产业化提速。 公司谨慎计提坏账,利空出尽轻装上阵。 管理层增持彰显信心。 我们认为公司即将进入成长快车道。 维持公司2022年营收预测13.1亿元,维持目标价425.5元,维持“买入”评级,继续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