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福莱特-601865-年报点评:光伏玻璃大窑炉产能稳步释放,中长期龙头地位稳固-220324

《中原证券-福莱特-601865-年报点评:光伏玻璃大窑炉产能稳步释放,中长期龙头地位稳固-220324(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福莱特-601865-年报点评:光伏玻璃大窑炉产能稳步释放,中长期龙头地位稳固-220324(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点评:产能提升明显,全年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7.13亿元,同比增长3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0亿元,同比增长30.1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5.80亿元,同比下滑65.9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同比下滑9个百分点。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来自于安徽二期和越南海防合计5800吨/天的新增光伏玻璃产能释放。 具体分拆数据来看,2021年,公司光伏玻璃实现营业收入71.22亿元,同比增长36.28%,是公司收入和毛利核心来源。 公司全年生产2.96亿平米光伏玻璃,产量同比增长58.04%,产量增长与产能投放有关;公司销售光伏玻璃2.65亿平米,同比增长43.17%;库存量0.38亿平米,同比增长508.81%。 公司年末库存量大幅增长,主要与四季度光伏组件受成本推动价格处于高位,影响下游出货有关。 全年光伏玻璃销售均价26.90元/平米,同比下滑4.81%,且呈现前高后低走势。 2021年光伏玻璃行业产能释放显著,组件出货不畅影响需求增长,光伏玻璃价格下降明显。 另一方面,公司光伏玻璃均价下行与售价低的2.0mm双面玻璃结构占比提升有关。 公司光伏玻璃平均生产成本17.30元/平米,同比增长20.98%。 2021年,纯碱、石英砂、燃料价格上涨以及运费价格上行且计入营业成本,公司光伏玻璃成本上涨明显。 公司光伏玻璃毛利率35.70%,同比下行9.22个百分点。 公司中长期持续扩大先进产能,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 为了满足光伏玻璃市场需求,抢占市场份额,光伏玻璃企业均加大产能投放力度。 公司战略发展思路极为清晰,占领核心优势区位,不断扩大先进产能。 截至2021年底,公司光伏玻璃总产能为12200吨/天,较上年末增长5800吨/天。 同时,公司预计2022年投运7条1200吨/天的光伏玻璃窑炉生产线;按照规划,2023年公司拟投运8条1200吨/天的产能。 因此,可以预期2022年、2023年底,公司在运产能达到20600吨/天、30200吨/天,呈快速增长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与下游客户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东方日升、晶澳科技签订长单。 目前,长单待履行金额达387.60亿元。 这将充分保障公司现有产能和新增产能的消化。 公司持续加大大窑炉产线投资,迎合光伏组件大尺寸化、双面发电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借助大窑炉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产品定位,提高光伏玻璃市场份额。 收购上游石英岩矿资源,保证原材料供应稳定和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优质石英砂成为相对紧缺资源。 根据安徽省玻璃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2020、2021年石英岩原矿均价分别为99.12、141.59、176.99元/吨,同比增长12%、42.86%、25%。 公司使用36.5亿元收购凤沙集团持有的大华矿业100%股权和三力矿业100%的股权。 目前,公司已完成股权工商变更登记手续,两家矿业公司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新增石英岩矿储量4926.30万吨,有力保障生产基地的用砂需求和品质安全,降低公司对外购石英砂的依赖,有效控制石英砂原材料波动对产品成本及业绩的影响。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预计2022、2023年全面摊薄EPS分别为1.29元、1.69元,按照3月23日47.73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37.10和28.31倍。 公司估值水平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 公司作为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领先企业,生产制造经验优势和成本优势显著。 2022年,光伏玻璃价格处于低位,硅料供应将逐步增长,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有望高增。 公司中长期持续扩大光伏玻璃产能且提高大尺寸和薄片化光伏玻璃产量占比,符合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光伏玻璃扩张速度过快,盈利能力下滑风险;原材料、燃料动力价格上涨;资本开支增加,财务压力增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