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2021年四季度业绩点评:等待海外出货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220323

《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2021年四季度业绩点评:等待海外出货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22032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小米集团-1810.HK-2021年四季度业绩点评:等待海外出货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220323(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公司发布4Q21业绩,实现收入8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4%。 其中智能手机业务50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4%略不及预期,主要由于中低端芯片紧缺,公司出货量仅同比增长4.5%;IoT及生活消费品业务同比增长19%,环比增速20%相比3Q21的1%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智能电视、空冰洗等大品类商品的销售额增长,以及海外出货有所恢复;互联网业务收入7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其中来自境外的互联网收入同比增长79.5%至16亿人民币。 公司实现毛利润147亿人民币,对应毛利率17.1%,相比3Q21的18.3%下滑主要是由四季度智能手机的促销活动影响;Non-IFRs净利润4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对应净利率5.2%。 预期1Q22为全年业绩低点,等待公司业绩逐季度改善:受国内疫情和俄乌局势影响,公司产品海外出货承压,我们预期1Q22智能手机和IoT产品出货将出现环比下滑,不及此前预期。 公司来自国内的互联网业务收入受监管政策影响预计长期承压,未来增长驱动力将主要来自海外,而短期内互联网业务MAU受硬件设备海外出货不及预期影响,将存在一定压力。 此后伴随海外出货恢复,公司业绩有望逐季度改善,我们预期2022全年手机出货2.0-2.1亿台,对应同比增长5%-10%。 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预计2Q22开始中低端手机缺芯情况将得到缓解,供给恢复后中低端产品ASP有下滑压力,我们预期全年手机业务毛利率将出现下滑;IoT业务受益于上游面板价格下降以及海外出货占比提高,毛利率有望提升。 2022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单店运营效率提升:公司新零售模型跑通依赖于线下门店快速扩张,以及单店运营效率的提升。 2021年公司加速线下门店建设,年末在中国大陆线下门店数量已达到10200家,而单店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2年公司将通过数字化运营、加强店员专业度培训、提高IoT产品的销售连带率、与运营商合作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线下门店经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疫情影响、互联网业务的监管风险、以及2022年开始公司逐步加大对智能汽车的投入,下调22-23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15.7%/21.1%至207/23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6.2%/12.5%。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智能汽车,目前汽车研发团队规模已超1000人,公司预计1H24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将进一步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回购0.14亿股,3月22日公司公告还将不定期回购不超过100亿港币,彰显公司长期业绩信心。 参考和公司业务相近的苹果公司22年PE为25倍,给予公司22年20倍PE,下调目标价至20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手机份额扩张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互联网变现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