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荣昌生物~B-9995.HK-已具备biopharma雏形的国内大分子创新药企,产品海外商业化可期-220322

《兴业证券-荣昌生物~B-9995.HK-已具备biopharma雏形的国内大分子创新药企,产品海外商业化可期-220322(7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荣昌生物~B-9995.HK-已具备biopharma雏形的国内大分子创新药企,产品海外商业化可期-220322(70页).pdf(7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泰它西普国内销售前景好,全球范围有望成为重磅SLE用药:泰它西普在核心适应症SLE上展现了优异的疗效和安全性,且国内外仅有2款生物药获批,竞争格局非常好。 叠加多项适应症扩展顺利,我们看好泰它西普在国内的长期销售。 细致分析SLE药物研发历史,我们认为一方面考虑到泰它西普已在国内获批治疗SLE,这大大降低了关于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风险。 另外一方面,在临床试验设计上,公司做了非常多化解风险(derisk)的工作,我们看好泰它西普海外SLE临床的成功概率,并且认为泰它西普有望成为SLE的重磅用药。 我们预测泰它西普收入有望在2032年达到峰值99.7亿元(含海外royalty)。 维迪西妥单抗是首个国产ADC,多项重磅国际临床将陆续开展:维迪西妥单抗国内已获批胃癌(GC)和尿路上皮癌(UC)。 在GC上,具备先发优势,填补了三线GC的治疗空白。 在UC上,较现有疗法显著提升PFS和OS,已获中美BTD认定,有望实现适应症全覆盖。 在乳腺癌上(BC),初步数据显示在HER2低表达BC(注册临床阶段)比肩DS8201,且具备安全性优势。 同时差异化布局了HER2阳性伴肝转移BC(注册临床阶段、已获BTD认定)。 在国际上,公司将产品授权给ADC龙头Seagen,有望最大化产品的全球价值。 目前Seagen已开展二线UC的注册性临床、并已计划开展一线UC、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注册性临床。 我们预测维迪西妥单抗收入有望在2033年达到峰值38.4亿元(含海外royalty)。 RC28有望成为下一代脉络膜及视网膜新生血管治疗产品:通过双重靶向机制,RC28有望提升疗效和减少眼内给药次数。 注射次数更少的抗VEGF药物市场竞争力更强。 2021年,Eylea(每2个月1次)和Lucentis(每月1次)的全球销售额分别为94亿美元和36亿美元,差距不断在扩大。 我们预测RC28有望在2032年达到国内销售峰值15.68亿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2021-2023年公司的收入分别为1.6亿元、7.8亿元、12.0亿元。 我们基于上述风险调整后的销售预测结果进行估值。 经计算,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RC28的rNPV分别为235.9、109.6和19.0亿元人民币。 综上所述,公司合理估值为340.1亿元人民币,按1.2294的人民币:港币汇率(2022年03月22日)计算,即418.1亿元港币。 以总股本489,525,705股计,对应目标价85.41元港币,较2022年3月22日收盘价50.50元港币有69.13%的上涨空间。 考虑到(1)三大品种的竞争优势、初步的商业化成果及广阔的海内外市场空间;(2)公司已构建三大技术平台,覆盖抗体和融合蛋白、ADC、双抗,能够在自免、肿瘤及眼科三大领域持续扩充管线,推动公司的长期发展;(3)公司管理层的优秀履历进一步赋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我们给予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销售不及预期、海外临床推进不及预期、持续亏损及现金流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