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海外策略双周报(2022年第5期):政策底已现,市场还会再次探底吗?-220322

《光大证券-海外策略双周报(2022年第5期):政策底已现,市场还会再次探底吗?-220322(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海外策略双周报(2022年第5期):政策底已现,市场还会再次探底吗?-220322(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海外资金抛售是导致港股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近期港股大幅下跌,资金抛售方主要来源于国际中介机构。 中概股退市风险、俄乌冲突等系统性风险使得海外投资者对港股市场前景趋于悲观,国际资金出现了系统性流出。 而国内的资金则在趁机买入港股。 本轮海外资金的抛售主要受到中概股本身的因素影响,而并非外资对新兴市场指数的无差别抛售。 从海外ETF来看,主要投资于中概股和A股A50指数的ETF确实出现了明显的净流出,不过投资于MSCI新兴市场等其他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并没有出现大幅净流出,反而录得净流入。 政策底已现,市场还会再次探底吗?上周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政策底已现。 但是参考2008年和2018年的情况可以发现,港股市场从政策底到真正的市场底往往仍需要一段时间。 当前国内经济向好趋势明显,市场未来是否会再次探底主要受到海外风险的影响。 市场真正触底取决于两点,第一点是影响经济基本面的因素是否出现好转,第二点是海外市场是否能够维持稳定。 从国内经济来看,目前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以及地产政策纠偏,国内经济将有更加有力的支撑,市场面临的风险主要来源于外部。 外部还面临哪些风险?首先是本次俄乌冲突加剧了欧美面临的高通胀问题,也引起了市场对于全球滞胀风险的担忧。 本次俄乌冲突与2000年以来历次的地缘政治冲突有所不同,若俄乌冲突下全球能源价格持续攀升,那么全球滞胀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剧。 全球通胀当前难言拐点,欧美经济衰退的概率也在上升。 当前美国通胀难言拐点。 美联储3月15日公布的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和欧盟在未来12个月内经济发生衰退的概率分别为33%和50%。 欧美经济衰退会导致全球经济的同步下行,中国经济也会受到冲击。 历史上来看,高通胀时期美股随着通胀上升而下跌,当通胀回落后美股才会迎来修复行情。 其次是中概股在美国交易所仍面临着被退市的尾部风险。 若中概股连续三年未能遵守《外国公司责任法案》的要求,未来将面临被强制禁止交易的可能。 未来随着更多中概股出具年报,美国证监会的“暂列清单”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可能会继续拖累在港股二次上市的公司短期内的股价表现。 若海外保持稳定,港股仍将温和反弹在欧美通胀预期回落之前,港股市场仍将温和反弹,但修复空间有限。 目前俄乌冲突持续推高能源价格,使得市场对全球滞胀的担忧加剧。 因此短期来看全球通胀取得明显好转之前,港股市场短期内修复空间有限,反弹预计将比较温和。 未来需要关注中美就审计监管的谈判进展以及欧美通胀指标的走势变化。 行业配置方面,关注前期跌幅较深的新经济行业。 市场过度恐慌情绪有所修复后,股市逻辑仍然重回基本面定价,而前期超跌的行业如互联网、消费、医疗保健等新经济行业价值并未因为市场短期抛售而受影响。 另外建议关注未来需求有望复苏,且当前具备配置性价比的酒店、餐饮、旅游与博彩等行业;以及受益于国内“稳增长”政策发力的建筑公司和资产质地优良的地产公司。 风险提示:1.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加剧;2.经济超预期下行;3.海外市场波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