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再融资地方债市场运行思考:稀释债务到期压力,间接支持新增地方债市场运作-220321

《远东资信-再融资地方债市场运行思考:稀释债务到期压力,间接支持新增地方债市场运作-220321(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再融资地方债市场运行思考:稀释债务到期压力,间接支持新增地方债市场运作-220321(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再融资地方债具有延缓到期债务压力、维护地方政府债务运作稳定的成效。 自2018年启幕以来,我国再融资地方债发行额实现波动增长,背后有政策、市场等因素驱动。 (1)政策支撑:2016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预算管理办法》《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预算管理办法》分别支持一般债本金、专项债本金通过发行一般债、专项债偿还,为再融资地方债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2018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发布包括《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政策,强调再融资发行不得超限等要求。 (2)市场需求支撑:当前形势下,面对趋于增长的地方债到期压力,地方政府发行再融资地方债有助于缓和此压力。 我国再融资地方债发行实践呈现以下特征。 (1)规模特征:2018年以来发行额波动增长,与地方债到期额变化关系密切。 2022年前2月发行1283.38亿元,同比下降69.30%,或因2021年中央提前下达新增地方债限额时间相比往年较晚、2022年前2月地方债到期金额同比下降。 (2)区域分布:呈现梯度差异,绝大部分区域再融资地方债发行额与到期金额明显相关。 (3)券种构成:近两年一般债到期压力高于专项债,因而再融资一般债发行额较大,未来年份一般债、专项债到期额将有所波动,部分年份专项债到期额高于一般债,再融资地方债发行券种结构或将随之变化。 (4)期限结构:2020年以来再融资地方债发行期限结构覆盖短、中、长期,集中于7/5/10年期,有利于稀释、分散短期流动性压力。 (5)资金用途:部分案例用于“偿还存量债务”的提法,或意味着再融资地方债用于化解隐性负债的渠道打开。 展望未来,地方债到期压力仍将提升,再融资地方债发行市场需求仍有空间。 我国还需适度支持再融资地方债市场发展,以便在缓和地方债到期压力,防控地方债偿债风险的同时,间接支持新增地方债市场稳定发展,服务国民经济稳增长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