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诚-固定收益周报:金融委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220320

《东方金诚-固定收益周报:金融委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220320(1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金诚-固定收益周报:金融委会议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220320(19页).pdf(1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上周三(3月16日)国务院金融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 这次会议公告释放出重要信号,对资本市场产生了“立竿见影”的影响。 我们认为有两点最值得关注:一、关于宏观经济运行。 本次会议强调“一定要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 这意味着尽管3月15日公布的1-2月消费、投资、工业生产等宏观经济数据超出市场预期,但监管层并未据以判断经济下行压力已得到根本缓解。 下一步宏观政策的稳增长取向不会轻易改变。 事实上,年初宏观数据同比都出现偏高增速,但如果扣除基数影响,内部分化较大。 其中,上年同期低基数影响(以两年平均增速衡量)在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2021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仅为1.7%,而全年为3.9%。 如果扣除这一低基数影响,2022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不是12.2%,而是4.8%。 这一增速水平与2021年全年的4.9%基本持平,并没有显著加快。 尤其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两个子项——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方面,去年同期这两个指标的两年平均增速都是负值,很大程度上推升了今年的同比增速(分别达到8.1%和20.9%)。 进入2021年3月和4月,固定资产投资两年平均增速将从1.7%大幅升至2.9%和3.9%,这意味着今年3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会有明显回落。 另外,低基数影响也体现在消费中。 2021年1-2月,社零两年平均增速为3.2%,而全年为3.9%。 但若扣除这一低基数因素,今年1-2月的社零增速将是4.0%,并没有同比数据6.7%显示得那么高。 进入3月,上年同期基数将从3.2%大幅升至6.3%,这意味着今年3月社零增速将显著承压下行。 第三,疫情扰动在服务业生产指数中的影响明显。 今年1-2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2%,尽管较去年12月的3.0%有所改善,但仍处明显偏低水平。 疫情前,该指数增速基本稳定在7%-8%之间。 第四,1-2月宏观数据中,上年基数偏高而又出现高增的有工业生产和房地产投资数据。 前者受出口强势和汽车生产修复拉动,后者与保交楼政策加码,1-2月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从去年12月的-35.3%大幅升至1.8%有关。 后期伴随出口增速下行,以及房企前期拿地收缩、资金来源收紧,工业生产和房地产投资增速都会出现较快下行势头。 最后,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在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中体现得较为直接,2月该指标已升至控制目标上限5.5%。 除去季节性因素外,仍呈整体上升势头。 近期高层强调,“今年我们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财政货币政策要围绕实现就业目标来展开”。 这意味着后期宏观政策稳增长取向将不会轻易改变。 二、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 我们认为,这里除了明确货币政策稳增长取向不变外,还有很强的针对性。 主要指向2月新增贷款规模为1.23万亿,同比少增1258亿。 这导致当月末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降至11.4%,续创近20年来新低,表明近期货币政策加大实施力度尚未充分传达到贷款端。 回顾2008年以来的三轮稳增长过程(2008-09年、2012年、2015-16年),都伴随着贷款增速阶段性不同程度上行。 我们认为,新增贷款保持适度增长,主要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推动楼市回暖,缓解居民贷款偏弱问题,同时通过并购贷、开发贷等渠道,加大银行驰援房企力度;其次,要适度放松城投平台贷款,支持基建投资提速;最后,要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稳定金融总量方面的作用,通过加大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整体信贷规模。 考虑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并未根本缓解,宽信用过程还需进一步发力,我们判断尽管3月MLF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都未做下调,但二季度降息降准都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内。 届时能否落地有两个观察点:一是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是否仍在延续“房价下跌、投资下滑、销量负增”的过程;二是二季度GDP增速是否存在“破5”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