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疫情形势再升级,新冠药物布局持续加码-220320.pdf
大小:355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疫情形势再升级,新冠药物布局持续加码-220320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疫情形势再升级,新冠药物布局持续加码-220320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疫情形势再升级,新冠药物布局持续加码-220320(3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创新药周报:疫情形势再升级,新冠药物布局持续加码-220320(35页).pdf(3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本周聚焦——新冠药物研发最新进展梳理2022年3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50万例。

据联合国公布,在过去的一周里,各国向世卫组织报告的新冠病例增加了8%。

海外疫情形势严峻,而随着国外管控的逐步放开,国内在Omicron毒株出现后,内忧外患促使疫情迅速蔓延。

3月14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正式发布,对新冠诊疗做出了新的规定指导。

其中,口服小分子新冠药物被正式列入治疗手段。

伴随疫情不断演化,国内外新冠特效药的研发纷纷进入关键时期。

本周周报,我们跟踪更新全球疫情演化最新情况,并对海内外新冠特效药研发最新情况进行整理,补充介绍干扰素lambda治疗新冠的临床进展,对目前主流机制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的研发进展进行全面梳理。

Omicron持续蔓延,国内外疫情再升级。

2022年3月9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超过450万例。

国内外确诊数均呈剧增趋势,Omicron毒株蔓延迅速成为全球主要新增病例感染源,疫情短期内将持续发酵背景下治疗药物需求再受关注。

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发布,防疫政策调整指引药物研发新方向。

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两种特效药被正式列入治疗手段。

对于病例分类收治、接触隔离管理与出院标准的修订充分说明疫情演化已经进入以轻中症治疗为主的阶段,小分子口服药为代表的特效治疗药物重要性不言而喻。

建立呼吸道屏障避免炎症,IFN-λ三期积极数据展现新冠治疗潜力。

IFN-λ作为呼吸道第一道屏障限制病毒在上皮屏障的扩展从而避免炎症的发生。

EigerBiopharmaceuticals宣布干扰素lambda治疗新冠非住院患者的三期临床TOGETHER获得成功,干扰素治疗新冠潜力有望在未来被进一步挖掘。

疫情演化背景下药企持续加码小分子口服药研发。

疫情演化下轻中症成为主要治疗对象,小分子口服药具有巨大临床应用和商业开发价值。

盐野义(s-217622)基于Ⅱa期积极数据报产;国内君实生物(VV116)、真实生物(阿兹夫定)、歌礼制药(利托那韦、ASC10、ASC11)领衔本土药企加码小分子口服药探索。

二、医药板块创新药个股行情回顾:本周沪深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凯因科技、复星医药、君实生物U、众生药业、科兴制药。

后5的为键凯科技、南新制药、华东医药、信立泰、亿帆医药。

本周港股医药创新药板块涨跌幅排名前5的为歌礼制药-B、复星医药、和誉-B、先声药业、君实生物。

后5的为康诺亚-B、沛嘉医疗-B、乐普生物-B、加科思-B、基石药业-B。

三、本周IPO:荣昌生物——具备全球视野的国内ADC领跑者;首药控股——自研与合作结合的创新多面手四、创新药行业中长期观点:近几年,政策刺激下资本涌入,国内迎来创新大风口。

我国的创新市场有较强的政策属性,2017年10月8日,两办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开启了第一波创新浪潮。

叠加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药品谈判、医保动态调整机制等出台,从政策顶层设计彻底解决了历史上由于研发资源有限、审评不规范&进度慢、招标效率低、入院难度高、医保对接难等造成的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纲领性政策刺激之下,叠加近年科创板、注册制等推动,创新药赛道资本蜂拥,创新药企业融资加速,也引领了我国创新药投资进入大风口时代。

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与资本推动下,国内创新崛起加速。

国产创新药陆续进入收获期,未来几年将看到更多重磅创新产品在国内陆续获批上市。

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越来越短,医保控费趋严、赛道日益拥挤,我们已经慢慢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

我国目前创新药研发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靶向药物同质化现象最为严重。

创新药上市即重磅炸弹的时代慢慢过去,政策给予“泛泛创新”的时间窗口期越来越短。

我们认为,我国的创新药市场在当下已经慢慢从“泛泛创新”进入到“精选优质创新”的时刻。

单抗热门靶点未来同质化竞争将持续白热化,同质化产品将逐渐失去竞争力,新技术、稀缺的技术平台、差异化的治疗领域、创新的给药方式等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竞争格局,有技术沉淀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