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国结算调降股票类业务准备金比例”点评:证券行业喜迎“降准”资金,有望提升ROE和盈利预期-220318

《东兴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国结算调降股票类业务准备金比例”点评:证券行业喜迎“降准”资金,有望提升ROE和盈利预期-22031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中国结算调降股票类业务准备金比例”点评:证券行业喜迎“降准”资金,有望提升ROE和盈利预期-22031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3月17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结算)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金融委专题会议精神,降低市场资金成本,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中国结算配合正在推进的货银对付(DVP)改革,自2022年4月起将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自18%调降至16%。 2022年1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启动货银对付(DeliverversusPayment,DVP)改革,配套修订《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当前货银对付制度在涉及个人投资者的经纪和两融业务方面应用已较为完备,但在仅涉及机构投资者的自营和托管业务方面仍有待完善。 改革有利于证券公司等结算参与人的业务开展。 DVP是国际市场通用的基础结算制度,证监会推进DVP改革为推进国内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之举,并逐步接轨国际,随着改革的开展,结算体系的安全性将不断增强,国内资本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 本次下调股票类业务最低结算备付金是我国DVP改革的重要一步。 经测算,本轮降低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将释放最多380亿资金。 根据证券业协会数据,截至2021年年末证券行业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期末余额(含信用交易资金)1.90万亿元,假设均为股票类业务交易资金,若结算备付金缴纳比例从18%降低至16%,理论上最多将释放约380亿资金,相当于行业净资本的1.9%。 降低资金占用,利好证券行业。 降低结算参与人的结算备付金最低缴纳比例,有利于减少全市场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对于证券行业而言,结算备付金释放将有效提升行业roe和盈利预期,助力板块估值修复。 2021年全年证券行业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净资产规模2.57万亿元,ROE约为7.44%,按照该盈利能力估算,释放380亿流动资金将为证券行业带来约20-30亿元净收入增量。 我们认为,经过较长时间调整后,财富管理核心标的估值水平已回落至合理偏低水平,在业绩关注回归之际,相关标的投资价值凸显,若市场调整接近尾声,其估值修复是大概率事件。 当前行业核心关注点仍在财富管理主线,调降股票类业务准备金比例政策下,客户资金规模较大的财富管理龙头标的有望释放更多资金,同时金融产品代销情况的边际改善将助力龙头标的估值修复。 而全面注册制预期推动下的投行业务“井喷”将成为证券板块中长期最具确定性的增长机会。 项目供给一定程度上超过投行的承载能力,有望推动券商定价能力提升。 故我们中长期建议继续关注大财富管理和“泛投行”共振的“成长性”机会。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