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A股及港股大涨点评:风险因素趋缓,积极因素有望主导市场上行-220316

《光大证券-A股及港股大涨点评:风险因素趋缓,积极因素有望主导市场上行-220316(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A股及港股大涨点评:风险因素趋缓,积极因素有望主导市场上行-220316(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日(3月16日)A股市场大幅上涨,上证综指上涨3.48%,创业板指上涨5.20%。 港股同样强势反弹,恒指上涨9.08%,恒生科技更是大幅上涨22.20%。 两地市场一扫过去数日的阴霾,市场上涨最为直接的原因是今日刘鹤副总理主持的国务院金融委会议,会议中对于近期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回应。 中长期来看,市场积极因素正在积累,看好后续A股和港股市场表现。 国务院金融委会议是今日市场反弹的最直接原因关于宏观经济。 近期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讨论和担忧较多,包括上周五公布的社融数据低于预期、昨日的降息预期落空,以及昨日公布的消费、投资等一系列经济数据显著超出预期。 经济数据信号的纷繁复杂也使得市场对于不确定性担忧有所上升。 而今日会议提及“切实振作一季度经济,货币政策要主动应对,新增贷款要保持适度增长”,关于房地产,“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这一提法有力地提振和统一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和政策的预期。 关于中概股及香港市场。 上周美国披露了一份包含5家中国公司在内的退市风险名单,市场对于中概股在美前景担忧,在美中概股的大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外资大幅流出港股和A股。 今日会议提及“目前中美双方监管机构保持了良好沟通,已取得积极进展,正在致力于形成具体合作方案”,中概股风险有望缓解。 对于平台经济,“坚持稳中求进,通过规范、透明、可预期的监管,稳妥推进并尽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红灯、绿灯都要设置好,促进平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稳定问题,内地与香港两地监管机构要加强沟通协作”。 关于资本市场。 会议强调要多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缩型政策,同时要对市场热点问题及时回应。 “凡是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政策,应事先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保持政策预期的稳定和一致性”。 未来政策环境或整体偏友好,同时有望保持连贯、可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大幅降低,同时对资本市场的信息交流将更为透明,市场预期大幅波动的风险大大降低。 中长期来看,市场利好因素正逐渐积累宏观层面:自“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设定2022年5.5%左右的GDP增长目标之后,市场宏观层面仍不断有利好出现。 首先,昨日公布的消费、投资等数据显著超出市场预期;其次,近期央行公告称将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央行上缴结存利润是对今年财政支出扩大的配合,进一步明晰了今年财政资金来源。 虽然2月社融数据低于预期,但或是受到春节假期因素的扰动,改善趋势不变。 今日的金融委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宏观层面未来或将有更多的利好出现。 微观层面:一方面,自3月7日晚贵州茅台发布1至2月经营数据公告之后,部分公司公布了类似公告,整体公告结果也偏积极,主动公布经营数据或也将在微观层面提振市场的盈利预期。 另外一方面,近期A股市场回购频频,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处于历史相对高位,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看好A股及港股后续表现看好A股本轮反弹,行业配置关注稳增长和消费两个方向。 在本次会议打消前期市场担忧的风险因素之后,前期积累的宏观及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将有望逐渐主导市场上行。 配置方向建议关注稳增长和消费两条主线。 稳增长方面,考虑到今年财政支出的扩张及稳经济的要求,稳增长方向的建材、房地产、银行有望受益;消费方面,今年消费有望得到恢复,新版《新冠诊疗方案》推行分类收治,线下消费需求有望恢复,建议关注白酒、医药、家电、航空、机场等行业。 港股底部已现,关注后续投资机会。 随着互联网行业反垄断步入常态化,市场情绪反应逐步钝化,港股互联网板块核心竞争力未变,仍具投资性价比。 同时大型科网龙头的超跌反弹有望带动港股大盘整体回升。 而中概股在市场情绪有所修复后,或将重回基本面定价。 并且目前港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接近历史均值附近,远期PE估值跌破历史均值,整体估值在全球范围内偏低,投资价值凸显。 不过在超跌反弹修复过后,投资者仍需注意俄乌冲突后续演化带来的全球滞胀风险对港股市场造成的影响。 风险提示:1、经济增速水平大幅不及预期;2、海外地缘政治危机持续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