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

上传日期:2021-08-02 15:33:34 / 研报作者:郑薇 / 分享者:1008888
研报附件
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pdf
大小:37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

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
文本预览:

《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联证券-医疗器械行业:医疗器械加速进口替代,此“集采”非彼“集采”-210802(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2021年7月28日,深圳市财政局发布《2021年度市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八类医疗设备批量采购项目竞争性谈判采购审批前公示》,拟代22家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统一通过公开征集供应商竞争性谈判方式实施批量采购,采购项目包括MRI、CT、DR、B超、呼吸机、麻醉机、腔镜、监护仪八类医疗设备。

市场过于担心此事成为医疗器械集采的开端,实际上这和我们熟知的药品带量采购并不一样。

医疗设备的招标集采模式已经在行业内存续多年,不必过于担心,反而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国产替代的进程。

核心观点:深圳集采旨在鼓励国产,不必过分担心价格下降深圳集中采购等同于在其他省市执行了十几年的招标采购,与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两个概念。

最早可追溯到2007年,早于2018年药品集采,因此虽然叫法类似,却不是一个概念。

此政策在深圳已经执行3年,旨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往国产品牌在一线城市占有率很低,此举动主要为了鼓励国产,不太可能出现大幅降价的情况。

深圳模式不适用于全国,医疗设备难以大规模集采深圳采购体系特殊,都由财政局统一采购,再分配到医院,因此财政局具有较大话语权,深圳医院不需要自行筹资,而国内其他地方均需要地方财政和医院筹资采购,且主要是医院自行筹资。

投资建议与市场上担忧医疗器械板块面临大规模集采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深圳的医疗设备批量采购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鼓励国产企业提高质量、积极创新,有利于国产医疗器械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和长期发展。

同时,近一年医疗器械行业跑输沪深300指数14.57%,目前处于估值较低水平。

因此,我们给予医疗器械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迈瑞医疗等产品线丰富、自主创新能力强的公司。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导致医院诊疗下降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下降的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