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2月金融数据出炉,保险业准备金迎全面监管-220313

《平安证券-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2月金融数据出炉,保险业准备金迎全面监管-220313(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金融&金融科技行业周报:2月金融数据出炉,保险业准备金迎全面监管-220313(17页).pdf(1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1、2022年2月金融数据出炉,信用稳而未宽。 3月11日,央行发布2月金融数据: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19万亿元,市场预期为2.22万亿元,社融增速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至10.2%。 新增人民币贷款1.23万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1.4%,市场预期为11.5%。 货币供给方面,2月M0同比5.8%,M1同比4.7%,M2同比为9.2%,较1月低0.6个百分点。 2月社融数据不及预期,中长期投资意愿仍偏疲弱,合并1-2月数据看,社融和信贷较去年同期均小幅多增,整体传递的信息依然是“信用稳而未宽”。 2、加大实体支持力度,政策持续倾斜普惠金融。 3月9日,央行官网发布题为《推进普惠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报告,总结近几年央行联合有关部门进行的国家级普惠金融战略规划的成果。 3月10日,工、农、中、建四大行齐发公告称,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取得积极成效。 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战略规划《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积极成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指出要“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表明从结构性政策来看,普惠小微金融依然是金融机构的发力重点。 3、保险业落地7份实施细则,准备金风险迎全面监管。 3月9日,为进一步完善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监管制度、健全保险公司准备金管理内控机制、规范有效开展准备金监管工作提供制度支持,银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1-7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针对保险公司人为调整分支机构准备金、通过准备金调节利润等新问题,《实施细则》作为《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配套文件,从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内控约束、细化精算意见、形成同向合力四方面出发,进一步加强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监管,在操作实务上对保险公司下达要求风险提示:1)金融政策监管风险。 目前金融科技已纳入严监管,与银、证、险相似,业务对监管政策敏感度高,相关监管政策的出台可能深刻影响行业当前的业务模式与盈利发展空间。 2)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目前金融科技行业内部分领域发展已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头部企业的技术和创新优势将愈发明显,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挤压行业其他参与者的盈利空间;且随着国内领先公司逐步将业务运营延伸到越来越多的海外市场,将更多面临着来自海外参与者的竞争。 3)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给行业的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