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

上传日期:2022-03-13 14:33:03 / 研报作者:谭国超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pdf
大小:151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

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
文本预览:

《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新冠专题之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专题报告:定位补充,开启产业链新空间-220313(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重磅政策出台,抗原检测成为重要补充2021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并组织制定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

《方案》中不仅明确了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还包含了3类人群进行抗原检测需满足的主要条件、检测试剂的获得渠道,制定了检测发现阳性后的处置管理流程,促进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相衔接。

总结而言,《方案》的出台进一步明确了抗原检测的补充定位,提升的是“早发现”能力,并且使用的重点是在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卫生机构。

新冠抗原检测成为重要补充,市场空间理性300亿元,长期空间2700亿元新冠抗原检测,在进行大规模、快速筛查检测时,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居民可以自行购买检测试剂,居家自检,免除长时间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不便,降低检测过程中的曝露风险,也解决了偏远、基层地区无法进行核酸检测的困难。

我们预计,理性角度结合三类应用场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检测需求市场规模约55亿元,隔离观察人员检测需求约25亿元,社区居民自检需求约249亿元,整体合计超300亿元。

长期视角下,假设新冠常态化下的社会开放后,按照新冠抗原检测的应用场景分为静态的自测以及动态的大规模检测,综合来看,长期视角下抗原检测市场规模有2700亿元。

上中下游产业链大有可为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产品制造生产以及下游的终端销售。

根据行业相关毛利率水平对行业毛利分配做出测算,测算后以终端销售价为基数,上中下游毛利占比分别为14%、24%和60%。

上游原材料:主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材料可主要分为主材、辅材、包材。

参考代表性抗原上市公司成本拆分,抗原检测销售成本率约为40%,具体拆分来看,抗原抗体占比27%,NC膜及PVC胶板占比5%,辅助材料占比34%,包装材料占比12%。

中游产品生产制造:国内新冠抗原检测自检类产品蓄势特发,截至2022年3月12日,国内有5款自检类新冠抗原检测产品获批,预计未来还将有更多厂家拿到产品注册证。

考虑到中国国内抗原检测潜在需求较大,预计国内已经拿到CE认证和美国EUA认证的公司也会加速在国内进行注册申请。

下游终端销售:抗原检测的不同场景、不同人群所代表的下游终端是不同的,按照目前核酸检测的情况推断,基层医疗机构和自测的隔离观察人员的检测采购方应该会是政府医保走招标采购,而明确了自费的社区居民自测则为个人消费。

招采方面,广东已经走在前列,其中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中标价位16.8元/人份。

零售方面,规定可以在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购买。

投资建议及相关标的《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出台意味着国内抗原检测市场被打开,上中下游将得到极速扩容。

建议关注全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相关受益上市公司如下:上游原材料抗原抗体试剂:诺唯赞、义翘神州、百普赛斯、优宁维、菲鹏生物(拟上市)等;辅料:拱东医疗、基蛋生物、昌红科技、阳普医疗等;包材:海顺新材、环球印务、科瑞技术等;中游生产制造国内已获批:万孚生物、诺唯赞、华大基因;海外获批:九安医疗、东方生物、明德生物、热景生物、博拓生物、亚辉龙、安旭生物等;下游终端销售零售药店:老百姓、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国药一致、健之佳、漱玉平民等;医药电商: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可孚医疗、鱼跃医疗等。

风险提示国内厂商竞争加剧,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下跌风险;病毒变异,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需快速更新的风险;国内防疫政策变动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