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pdf
大小:74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财富管理行业跟踪报告: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210802(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Q2,从规模看,银行、第三方、券商非货基占比分别为56.2%、28.2%和15.0%。

从集中度来看,前五大平台非货基保有量占比25%。

集中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方、银行、券商。

天天基金超越建设银行跃居行业第4位。

当价格战拓展至全市场之后,财富管理能力将成为差异化的主要抓手。

建议选择有流量优势和差异化壁垒的第三方头部平台和具备转型能力和转型基础的头部券商。

事项:7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2021Q2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Top100。

渠道的集中度继续提升,TOP100规模增速快于平均。

协会依旧公布了“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下称“权益型基金”规模)和“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下称“非货基”规模)两个口径,前100家渠道商2021Q2合计保有权益型基金6.2万亿元,保有非货基7.4万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3.4%和13.5%,快于行业整体的12.5%和10.5%增速。

两口径样本分别占全行业权益型基金规模(7.9万亿元)的78.2%和非货基规模(13.8万亿元)的53.7%,市占率较2021Q1分别提升0.7pct和1.4pcts。

从规模来看:银行保有量依旧占优,第三方和券商样本占比环比提升。

2021Q2前100家机构中,证券公司51家,银行29家,第三方销售机构16家,1家保险公司以及3家基金子公司。

非银机构合计71家,其中证券公司新增4家入围,第三方销售机构中苏宁基金销售公司出局。

但从保有量看,银行仍为第一大渠道,权益型基金和非货基分别达到3.66万亿元和4.16万亿元,分别占样本总规模的59.4%和56.2%。

第三方销售机构权益型基金和非货基保有量分别为1.41万亿元和2.08万亿元,分别占样本总规模的22.9%和28.2%,较2021Q1提升0.7pct和1.4pcts;环比增长16.8%和19.4%。

证券公司权益型基金和非货基保有量分别为1.05万亿元和1.11万亿元,分别占样本总规模的17.1%和15.0%,较2021Q1提升1.0pct和0.2pct;环比增长20.5%和15.3%,推断主要由于二季度统计口径中纳入ETF和LOF。

从集中度来看:行业集中度由高到低依次为:第三方、银行、券商。

第三方TOP3市场份额环比提升。

2021Q2前五大平台占全行业权益型基金保有量的35.66%(vs2021Q135.71%),非货基的24.96%(vs2021Q124.29%),市占率相对稳定。

其中,天天基金超越建设银行跃居行业第4位。

从各渠道集中度看,权益型基金口径,第三方渠道CR1/CR3/CR5/CR10分别为46.7%/83.7%/89.0%/97.1%,银行分别为20.6%/46.8%/62.7%/85.6%,券商分别为11.2%/28.9%/38.7%/61.3%。

Top3第三方平台几乎贡献了绝大多数保有量规模,其权益基金保有量占全行业口径比分别提升至8.4%、5.6%和1.0%(vs2021Q18.2%、5.4%和0.9%)。

价格战将拓展至全行业,财富管理能力将成为差异化的主要抓手。

在当前发放基金投顾牌照已超过50张,各类机构纷纷向财富管理积极转型的背景下,头部银行如招行、平安均已开始实行基金申购费率折扣,加大对C类0申购费率产品布局,价格战自第三方渠道蔓延至全渠道。

但价格战仅仅是第一步,当渠道费率被迅速拉平至行业最低水平后,财富管理能力将成为差异化的主要抓手。

目前财富管理的核心痛点包括:(1)机构与用户利益不一致,导致基金赚钱基民赔钱。

(2)投顾能力不足,尚未实现从营销向服务的彻底转型。

(3)管理能力不足,从商业模式到用户定位、组织架构、运营管理,尚未执行到位。

目前来看,第三方线上平台相对较好地解决了第一个和第三个痛点,在线上化和智能化两大趋势加持之下,第二个痛点也有望逐步解决。

银行、证券、线下第三方,如果能提升对财富管理的认知,将客户利益至上执行到位,在贫富分化日益显著的大背景下,将持续赢得高净值客户的心智资源。

无论线上还是线下渠道,精准的用户定位、完善的产品生态、叠加技术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都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风险因素:监管政策超预期,影响现有格局;资本市场大幅下跌带来行业规模波动。

投资策略:流量和差异化是财富管理的核心壁垒,选择有壁垒的第三方头部平台和具备向财富管理转型基础的头部券商。

用户基数(流量)决定了平台所处赛道的宽度,而其服务能力和运营效率(差异化)决定了未来平台业务能走多远。

建议重点关注头部第三方平台和具备向财富管理转型基础的头部券商。

如拥有支付体系的两大超级平台、拥有公募基金账户心智的天天基金所属的东方财富、具备向财富管理转型基础的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