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

上传日期:2022-03-11 22:59:10 / 研报作者:李子俊尹欣驰李景涛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pdf
大小:33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

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小牛电动-NIU.US-2021年经营业绩点评:利润兑现短期承压,发力国际市场-220311(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7.05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Non-GAAP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31.1%。

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增长46.7%;实现Non-GAAP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减少12.2%。

公司2021年销量达103.9万辆,同比增长72.5%。

我们看好公司国内高端市场地位巩固和海外市场拓展,考虑原材料成本保持高位,下调公司2021-2023年EPADS预测至0.46/0.72/1.03美元(原预测为0.74/1.11/1.47美元),按照2022年35倍PE,给予目标价25美元,维持“买入”评级。

▍营收同比增五成,Q4净利润下滑。

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7.05亿元,同比增长51.6%;GAAP净利润为2.26亿元,同比增长33.9%;Non-GAAP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31.1%。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9.86亿元,同比增长46.7%;GAAP净利润为0.48亿元,同比减少18.2%;Non-GAAP净利润为0.60亿元,同比减少12.2%。

公司四季度营收增长主要来源于国内和海外销量大幅增加,而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

▍毛利率维持22%水平,渠道扩张延续,但也因此造成费用拖累。

公司2021年毛利率为21.9%,其中第四季度毛利率22.6%,同比-2.6pcts,环比+2.6pcts,较2020年同期有较大下滑,与产品结构改变和原材料涨价关系密切,由于原材料成本仍保持高位,预计公司毛利率将承压至二季度。

此外,四季度公司销售费率为8.5%,同比-0.5pct,环比+1.1pcts,主要由门店渠道扩张及广宣费用支出加大所致。

研发费率为3.7%,同比-0.68pct,环比+1.0pcts,主要系因新品研发和现有产品升级。

管理费率为4.6%,同比+0.1pcts,环比+2.2pcts。

截至2021年末,公司在国内拥有3108家特许经营门店,同比增长1492家,开店速度保持较快态势。

预计公司2022年仍将保持较快的扩店速度以支撑销量增长。

▍四季度国内销量结构优化,国际市场开始放量。

公司2021年销量达103.9万辆,同比增加72.5%,其中四季度销量达23万辆,同比增长58.3%,在国内依旧有散点疫情、海外疫情反复及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保持稳增。

在国内市场,NMU系列和Gova系列非G0占比从三季度58%回升至76%,产品结构大幅改善,对应国内ASP环比提升21.0%至3326元,恢复至2020年同期水平。

在海外市场,公司四季度实现3.3万辆交付,同比增加155.8%,国际市场开拓卓有成效;但四季度由于去年4月起价3299元的滑板车K系列在海外新品上市,实现年销量1.5万辆,占海外销量的45%,拉低海外ASP至5749元。

伴随K系列及电踏车产品放量,预计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将望加速提高。

▍海外新品提振海外销量及ASP,国内市场新品值得期待。

2021年公司在欧美市场发布三款摩托车和一款电踏车新品,其中排量为125cc的轻型电动摩托车MQiGT-EVO已于2021年发货,RQi电动摩托车和排量为150cc的轻型混动摩托车YQi将于2022年发货;另外,骑行里程达100公里的电动自行车新品BQi将于2022年上市,售价1500美元起,公司已进驻欧洲和美国各地的消费电子品商店,如欧洲家电零售商MediaMart、Fnac,美国零售商超Bestbuy,有望凭借较快线下渠道铺货实现高销量。

公司立足高端市场的初心依旧保持不变,在海外市场集中推出高端车型系列,有望大幅提升海外销售额。

另外,虽然锂电池等上游原材料压力、海运运费上涨及海外疫情使毛利率短期内承压,但公司于2022年3月平均提高5%产品价格以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另外公司还采取研发降低产品成本、积极管理采购协议等措施,下半年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风险因素:新产品销量不达预期;原材料成本持续冲高;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终端价格下降。

▍投资建议:短期公司毛利率依旧受限于疫情反复及原材料保持高位,中期看好海外疫情改善及原材料回落后的盈利弹性释放;同时海外市场开拓将为公司发展带来较大潜力,公司立足高端市场的初心依旧不变。

考虑原材料成本维持高位,下调公司2021-2023年EPADS预测至0.46/0.72/1.03美元(原预测为0.74/1.11/1.47美元),公司顺利开拓国内中端和海外市场,2021年销量已站上100万平台,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公司业绩处于高增速期,但考虑当前中概股投资环境,我们按2022年35倍PE,给予25美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